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王侯将相宁有种乎-口号堪比-崇祯死后江南出现暴动

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,特别是陕西,更是涌现出了诸如王嘉胤、高迎祥、李自成和张献忠等明末农民起义中的风云人物,相比之下,南方的农民起义似乎显得有点平淡,其实,在明朝末年,因为受到北方农民起义的影响,南方...

admin

明末那会儿,农民起义跟炸了锅似的,陕西那边尤其热闹,王嘉胤、高迎祥、李自成、张献忠这些名字听着就带劲。相比之下,南方的农民起义就显得低调多了,但其实受北方影响,天萌国起义、福建佃农起义这些也闹过,就是规模小,史书上没留下啥大动静。

王侯将相宁有种乎-口号堪比-崇祯死后江南出现暴动(图1)

明末农民战争里,还有一群特别的人起义,他们不是农民,但身份比农民还低,就是家奴。古代大户人家都喜欢养奴仆,这习惯早就有了。朱元璋当皇帝时倒是想限制一下官绅养奴,但到了明末,这规定早成废纸了。经济一发展,贫富差距越来越大,江南士大夫家里奴婢成群,不光干家务,还得下地干活。夸张到啥程度呢?有的“吴仕宦之家,(人奴)有至一二千人者”,还有的“家僮不下三四千人”。

这些家奴被主家盘剥得厉害,一辈子为奴不算,孩子也得接着当奴,“子姓世为奴,非主自鬻,无得脱册籍”。心里早就憋着火了,但太平盛世时,官绅势力大,家奴们敢怒不敢言,更不敢反抗。到了明末就不同了,乱世嘛,西北农民都反了,江南的家奴们也坐不住了,有些胆大的就开始琢磨着暴动。

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,崇祯皇帝上吊死了,消息传到江南,家奴们立马行动起来,想改命运。他们喊出一句特扎心的话:“我辈何必长为奴乎?”这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。还自称“削鼻班”,为啥叫这名?不是真削鼻子,因为明末江南“谓奴为鼻”,削鼻就是要削掉奴仆的身份和世籍。

“削鼻班”闹得江南、安徽、浙江都乱了,连广东都波及了。奴仆们冲进大户家,把以前的主子捆起来,用竹签抽,用改锥扎,以前主子咋对他们的,现在全还回去,一时间南方的士绅们吓得不行。

王侯将相宁有种乎-口号堪比-崇祯死后江南出现暴动(图1)

后来清军南下,为了拉拢当地地主士绅,就得先把“削鼻班”给灭了。手段还特狠,真的削了他们的鼻子。抓了几个领头的,“截其鼻,悬之市衢,曰:班名削鼻,鼻削示众,遂斩之。”为了争自由,这些家奴最后付出了这么惨的代价,想想都让人唏嘘。


上一篇: 崇祯在位时有一次机遇的机会-如果把握住明朝真的可以再次中兴 (崇祯在位时有几位皇上) 下一篇:魏忠贤权势滔天-为什么会被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崇祯帝拿下 (魏忠贤权势滔天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