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承宗为处于末期的明朝做了什么-他有哪些功勋 (孙承宗死因)
对孙承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,孙承宗,1563—1638年,,字稚绳,号恺阳,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,今属河北省保定市,他既是明朝末年的名将,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、...
孙承宗(1563—1638年),字稚绳,号恺阳,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。这哥们儿在明朝末年可太牛了,既是能打仗的名将,又是搞教育的、做学问的,写诗也有一套。明熹宗朱由校当学生时,他是老师;大才子钱谦益一辈子都服他,认他当师傅。
那时候明朝跟后金打仗,输得稀里哗啦,边防快保不住了。孙承宗顶替王在晋当了蓟辽督师,开始搞事情:修了关宁锦防线,带着十一万大军,硬是收复了四百多里地,还培养出马世龙、袁崇焕这些能打的。修了九座大城,四十多座小城堡,屯田五千多顷,安置了快百万难民,把努尔哈赤逼退了七百里,这战绩,谁看了不喊一声“牛”?

后来魏忠贤看他功高,想拉拢他,孙承宗理都不理,魏忠贤就记恨上了,让人参他,他干脆辞官回乡了。崇祯十一年(1638年),清军打高阳,孙承宗带着全城百姓和家里人守城,城破后自缢而死。南明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;清朝乾隆时又追谥“忠定”。还写了《高阳集》《车营扣答合编》这些书。下面咱就唠唠这位明朝末年的狠人。
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,孙承宗考了进士第二名,当上翰林院编修。后来熹宗即位,他成了日讲官,给皇帝上课,这下仕途就顺了,一路升到少詹事。这时候后金打过来,沈阳、辽阳都丢了,御史方震孺想让孙承宗去管辽东,但熹宗舍不得他走,两次奏折都没批。天启二年,升了礼部右侍郎,没多久广宁也丢了,皇帝急了,干脆让他当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,开始跟后金硬刚。八月,孙承宗自己请命当督师,皇帝还给了他尚方宝剑、坐蟒,亲自送出宫门,这支持力度,杠杠的。

孙承宗在辽东待了四年,跟天津巡抚李邦华、登莱巡抚袁可立互相配合,山海关稳稳的,明朝能喘口气。可魏忠贤眼红他功劳大,想拉拢他,派刘应坤去说和,孙承宗理都没理,魏忠贤记恨上了。又让党羽李蕃、崔呈秀、徐大化上书诋毁他,孙承宗干脆辞官了。皇帝虽然舍不得,但还是让他回了家,还给了特进光禄大夫、世袭中书舍人,蟒服银币一堆,派人护送。后来兵部尚书高第接了他的班。
《明史》里写他这四年:修了九座大城、四十五座堡垒,练兵十一万,立了十二个车营、五个水营、两个火营、八个前锋后劲营,造了几百万件甲胄、器械、弓箭、炮石,收复四百里地,屯田五千顷,一年能收十五万石粮。后来算宁远功,还让他儿子世袭锦衣千户。这四年,真是把辽东盘活了。
熹宗死了,崇祯即位,王在晋当兵部尚书,一直恨孙承宗,拼命诋毁他和马世龙,不让他复出。但崇祯心里有数,知道孙承宗能打。崇祯三年,清军打遵化、永平,又分兵打抚宁、山海关,都没攻下来。孙承宗去安抚溃军,祖大寿这些人又回来了,带着援军把清军打跑了,皇太极都败走了。五月,祖大寿、尤世禄拿下滦州,王维城拿下迁安,孙承宗占了永平,谢尚政拿下遵化,清军溃不成军。崇祯高兴坏了,封他太傅,又给蟒服金币。这时候袁崇焕因为杀毛文龙、让清军打到北京下,被崇祯砍了,孙承宗这波,可太关键了。

崇祯四年七月,之前高第撤了宁锦防线,右屯、大凌河这些城被毁了,孙承宗派人去修,结果清军突然围攻。孙承宗赶去锦州,派吴襄、宋伟去救,可辽东巡抚邱禾嘉改了好几次出兵日期,导致吴襄、宋伟在长山被打败。十月,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投降后金,大凌河刚修好又毁了,孙承宗也受了牵连,只好以病辞职,回了高阳老家。
崇祯十一年(1638年),清军大举进攻,十一月打到了高阳。赋闲在家的孙承宗带着全城军民守城,城破后被擒,自缢而死,七十六岁。他五个儿子、六个孙子、两个侄子、八个侄孙都战死了,孙家一百多人遇难。崇祯听了都伤心,后来南明弘光帝追赠他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,清朝乾隆时又追谥“忠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