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是元朝著名书法家-康里巎巎-出身康里的贵族之家 (元朝著名画家)
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康里巎巎的故事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,康里巎巎,音挠,出身于康里的贵族之家,康里人是春秋时期赤狄人的后裔,若追溯赤狄人的来源,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和轩辕黄帝联姻的大隗...
康里巎巎,名字念着有点绕,音“挠”,出身可不简单,是康里那边的贵族。康里人其实是春秋赤狄的后裔,往前追溯,有人说他们还是和轩辕黄帝联姻的大隗氏族呢。他们老家大概在现在哈萨克斯坦的乌拉尔斯克那一带。
他爹不忽木挺有学问,康里巎巎从小耳濡目染,对汉学特别着迷,书读得那叫一个多。修身养性这方面,受大儒许衡、他爹还有兄长的影响都挺大。成年后他进宫当护卫官,身上自带着一股贵族气。后来官职换了好几次,但位置一直不低,他带下面的人,从来都是板着脸,只要他一出现,周围立马安静下来,气氛都严肃得不行。

元文宗挺想干点实事,康里巎巎就常给他讲些圣贤的格言,文宗听了受益匪浅。后来顺帝即位,一心想除掉专权的奸臣,琢磨着怎么把国家治好。元朝沿袭了经筵制度,就是御前讲席,让有学问的文臣给皇帝讲经史。康里巎巎当讲官的时候,老劝顺帝多学学先贤治国的道理。不管是《四书》还是《六经》里记载的治世之道,他都挑出来给顺帝细细讲。
有次顺帝想看古画,康里巎巎就拿来了郭忠恕的《比干图》,跟他说商纣王不听忠臣劝谏,所以亡了国。还有一回,顺帝看到宋徽宗的画,一个劲儿夸画得好。康里巎巎就进言了,说宋徽宗虽然能耐不小,但有一件事他不行。顺帝问啥事?他说“就是当不好国君啊!就因为这,最后自己受辱,国家也没了。当国君的,得有国君的样子,担起责任才行。”
每次有灾情,康里巎巎脸上都愁眉苦脸的,跟顺帝说:“老天爷其实是心疼陛下,才降灾提醒,就跟爹管儿子似的,因为疼才教诲。要是陛下能反省改过,老天爷的气就消了。”顺帝觉得他说得实在,就虚心听了。
曾有大臣想撤了先朝设的奎章阁学士院和艺文监那些官职。康里巎巎听了就不乐意了,说:“普通老百姓攒了点钱,还要请先生教孩子呢,咱们天朝这么富有,连个学房都容不下?”顺帝觉得对,立马把奎章阁改名叫宣文阁,艺文监改崇文监,跟原来一样保存着,还让康里巎巎监管。
有天康里巎巎给顺帝讲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,说到国家该赶紧编修辽、金、宋三朝的正史,不然时间长了史料就丢了。后来朝廷还真召集大臣去修这三朝历史了。
有次有个达官显贵趾高气扬地问他:“儒学有啥用啊,你这么喜欢?”康里巎巎直接怼回去:“儒学就是讲君仁臣忠、父慈子孝,守好这些,国家才能治;乱了这套,家国都完蛋。你想乱你家随你,但别在这儿瞎说乱我们国家!儒生是穿得朴素,人微言轻,但他们心里装着圣贤书,哪是你能看懂的?”那达官听了,脸都红了。
后来康里巎巎去世了,顺帝还挺震惊痛悼。他写的字呢,就算就一张纸片,也被有识之士当宝贝似的,争着抢着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