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要反清-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坐上平西王之位 (吴三桂最后为什么打不败清廷)

对吴三桂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,吴三桂反清,表面上的口号是,兴明讨虏,,但谁信谁是傻子,朱家宗室被他杀了多少,这会出来装忠臣义士了?骗鬼呢,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,欲做...

admin

今天想聊聊吴三桂造反这事儿,很多人说他打着“兴明讨虏”的旗号,但谁信啊?朱家宗室被他杀了多少,这会儿突然冒出来当忠臣义士?骗鬼呢。真实原因就一个:想当奴才都当不成。

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要反清-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坐上平西王之位 (吴三桂最后为什么打不败清廷)(图1)

说白了,吴三桂要是满清对他好点,他能跪地上喊主子一辈子。可康熙呢,视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为眼中钉,肉中刺,还没亲政就琢磨着撤三藩了。

换康熙的角度想,这三藩真不撤不行啊。

首先,平西王吴三桂、平南王尚可喜、靖南王耿精忠,这仨都是汉人,满清自己肯定也信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”这一套,毕竟汉人多满人少,哪能真放心?

其次,吴三桂占云南,尚可喜占广东,耿精忠占福建,朝廷政令到那儿基本等于白搭,跟国中之国似的,中央集权根本搞不起来,这隐患也太大了。但凡有点眼光的君主,都忍不了这事儿。

对有雄心的康熙来说,这仨就跟三座大山似的,压得他喘不过气,不铲除掉,睡觉都不安稳。

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要反清-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坐上平西王之位 (吴三桂最后为什么打不败清廷)(图1)

说来也怪,吴三桂他们哪来的自信,以为满清会让他们在封地当土皇帝?满清那些老牌王公贵族都没这待遇,他们凭啥能比人家更得皇帝信任?这叫啥,叫没点自知之明。

“兔死狗烹、鸟尽弓藏”,功臣的结局大多如此,吴三桂这种背叛者处境更尴尬,从投降那刻起,基本就注定了被用完就丢的命。他要是一开始夹起尾巴做人,兴许还能保条命,可他投奔满清,不就是为了满门富贵?怎么可能放弃权位去过平淡日子?

这么一来,康熙举起屠刀,也就不奇怪了。

吴三桂杀了南明永历帝后,清朝就开始对他动手了。康熙二年(1663年),满清以云贵战事结束为由,收了他平西大将军的印信,直接削他的军权。

政治上更狠,“截其用人题补之权,迁除悉归部选”,说白了,以前云南的官员升迁任免,吴三桂一句话的事儿,现在不行了,得朝廷吏部说了算。

按理说,这应该的,大一统王朝哪有地方官自己管人事的道理?那是吏部的活儿。

但搁吴三桂这儿,这就是削藩的前兆。这时候他要真反了,满清刚立足不久,人心还没归顺,说不定真能成点事。可他没反,说明啊,他还是想当满清的奴才。

当然啦,当奴才不是目的,通过当奴才从满清那儿捞好处才是根本。所以利益一受损,奴才也会跟主子闹脾气。

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要反清-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坐上平西王之位 (吴三桂最后为什么打不败清廷)(图1)

康熙六年(1667年),吴三桂想试探满清态度,假意上疏辞掉云南、贵州两省总管的职,清廷想都没想,立马同意了,还让两省督抚直接听命中央,顺带剥夺了他的司法特权。

以前,平西王手下的人犯了罪,吴三桂自己就能处理,清廷不管,现在不行了,全得归朝廷相关部门管。

这也正常啊,人事、司法特权都是战时的权宜之策,哪能一直有?吴三桂既然投降了满清,该懂这道理。可他好像不懂,既想当奴才,又想要特殊待遇。

满清这么对他,他居然难以置信,还以“构衅苗蛮,借事用兵”报复,说白了就是故意挑事打苗人,好找借口跟朝廷要粮饷。这招拥兵自重,当时用起来简直幼稚,除了让满清更坚定削藩,屁用没有。

康熙十二年(1673年),康熙逮着个绝佳机会。平南王尚可喜说老了要回辽东,康熙趁机让他移藩。耿精忠一看不对劲,试探着上疏请撤藩,康熙也同意了。吴三桂没办法,也假惺惺请求撤藩。

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要反清-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坐上平西王之位 (吴三桂最后为什么打不败清廷)(图1)

吴三桂以为,跟尚可喜、耿精忠比,自己在康熙那儿分量不一样,毕竟他功劳大得多,康熙肯定挽留他。结果呢?康熙不但不挽留,立马派人去云南办撤藩手续。

康熙心里想的是,“撤亦反,不撤亦反。不若及今先发,犹可制也”。从这话就能看出,康熙压根没信过吴三桂,在他眼里吴三桂早晚得反,不如先下手为强。

不得不说,康熙比吴三桂有魄力多了。

直到这时候,吴三桂才明白,自己的荣华、权力甚至小命都保不住了,再忍下去,要么被毒酒赐死,要么被抄家灭族,肯定没好下场,所以他反了。


上一篇: 太子朱标的逝世对明朝有哪些影响-朱棣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(太子朱标死的时候多少岁) 下一篇:清朝妃子侍寝的时候为什么要脱光裹被子-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 (清朝妃子侍寝有什么规矩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