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-建立了南宋的赵构 (到底是昏君还是君子)
说到赵构,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?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,说起岳飞,固然是因为奸贼秦桧所做的事情,但是作为一位皇帝,如果没有分辨忠臣和奸佞的能力也是狠令人嫌弃的,很有可能是昏君,那么宋...
说到赵构,大家第一反应是啥?是那个被秦桧坑死岳飞的皇帝?还是开创南宋的康王?反正这人的评价,两极分化得厉害,有人说他是千古明君,有人骂他是昏君到底。
说起岳飞,固然秦桧是直接动手的,但作为皇帝,要是分不清忠奸,那也够呛。宋高宗赵构,他到底算不算个好皇帝?真就听秦桧的话把岳飞给害死了?

康王赵构,硬是拉起南宋的摊子。这人据说文武双全,还会玩权术,有人夸他是好皇帝,有人骂他是坏皇帝,为啥?就因为他信了秦桧的谗言,杀了忠心耿耿的岳飞。但杀了岳飞的赵构,真就一无是处吗?他当时那环境太特殊,做的事儿不好一刀切,所以后人对他吵吵嚷嚷,也不奇怪。
有人说赵构是好皇帝,咱就掰掰为啥。
宋金和议后,南宋每年得给金朝送25万两银、25万匹绢。有人说这加重老百姓负担,我觉得不太对。咱看数据,南宋一年财政收入8000万贯,就算2贯折1两银,这25万两银+25万匹绢,占财政还不到1%!再说个事儿,明朝时蒙古闹饥荒,明朝舍不得救济,结果后金送粮食,最后皇太极把蒙古拉进了八旗,强大起来成了明朝大祸。这么看,花钱买和平,老百姓肯定乐意啊。

北方游牧民族,打仗厉害,但生产能力差,没粮食就南下抢,也没办法,跟农民起义似的,不抢就得饿死。农耕文明拿啥挡这些“饿狼”?只能靠粮食。和平时他们拿马换粮,打仗就抢。让他们换粮好,还是让他们抢好?答案明摆着。宋辽的澶渊之盟,花小钱换百年和平,对两边都是好事。宋金的绍兴和议,也基本稳住了南宋后期局面,这事儿,赵构功不可没。
可为啥又说他是坏皇帝呢?最大一笔账,就是冤杀岳飞,亲近小人,疏远忠臣。但赵构为啥要杀岳飞?原因有这么几个:
第一,赵构骨子里是主和的。岳飞天天喊“迎二圣还朝”,这直接戳赵构肺管子——二圣回来了,他咋办?皇位还坐得稳吗?说白了,就是贪恋皇位。

第二,北宋那套军事管理体系,地方军队由中央管,地方留老弱病残,兵将分离,没人能拥兵自重。但岳飞手握“岳家军”十万人,这是他自己的私兵,赵构能不忌惮?
这两条是主因,还有些小事儿添油加醋,比如岳飞说话直来直去,不顾皇帝面子,还老戳皇帝痛点,比如明知他身体不行,还一个劲儿劝立后,这不是找不痛快嘛?
要说赵构,真算不上啥好皇帝。为了保住皇位,宁可丢了半壁江山。他要真能收复失地,就算二圣回来了,百姓照样拥戴他,皇位可能坐得更稳,可惜他偏不这么干。
说白了,赵构就是个“太平皇帝”爱好者。前期还行,办了些实事,后期光顾着自己逃命,连被抓去北方的亲人都不管。虎毒还不食子呢,他倒好,亲人都能抛下,还指望他心疼老百姓?算了吧。在位时不想着救亲人,只图自己享乐,当个“太平皇帝”,真不配称好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