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哪些措施-宋朝政府的救助幼儿事业是如何进行的 (保护良渚遗址还有哪些措施)
世界上很多国家其实都会鼓励生育,增加本国人口,而在我国古代,人口问题也一直都是每个朝代头疼的问题,因为各种原因,古人的平均寿命并不高,这就让政府十分重视生育问题,而且还为有怀孕的妻子的丈夫设置了,产假...
现在很多国家都在鼓励生育,增加人口,其实古代也一样,人口问题一直是各朝代的头疼事。古时候平均寿命不长,朝廷对生育看得特别重,还给孕妇的老公设了“产假”。那宋朝具体咋鼓励生育的?今天就聊聊这个。

当时有种挺普遍的现象,叫“生子不举”,就是生了孩子养不起就扔了,这事让宋朝政府挺上心的。宋朝中央直接下场搞救助,从孕妇怀孕、新生儿出生,到灾年孩子被遗弃,都有对应的保护措施,还专门设了官方机构收养孩子。研究的人都说,古代政府搞幼儿救助,宋朝算是开了先河。这政策对后来的明清影响也挺大。
其实从先秦到唐朝,都有鼓励生育和给钱的政策,但宋朝更完善。宋仁宗那会儿,有个叫韩宗彦的官员就上书说,穷人生了孩子养不起的,该给粮食。到了南宋高宗绍兴八年,朝廷直接下诏,不准贫民不养孩子,养不起的,官府给钱。具体就是穷人生了孩子,每人发四千免役钱,后来又改成发一斛米。孝宗乾道五年时,又加码,生一个孩子给一石常平米加一贯钱。

后来常平义仓办事不靠谱,发米不及时,为了防止父母扔孩子,地方上就搞起了“举子仓”。最早是福建安抚使赵汝愚搞的,他把没主儿的田产收租,专门用来养孩子。书上说他登记孕妇怀孕的月份,到时候官府给米,让父母把孩子养活,救了不少人。到了庆元元年,朝廷把福建四州的没官田产收租,专门用来资助民间养孩子,举子仓总算能长久办下去了。
除了给钱给米,南宋还规定,孕妇怀孕期间,她老公的杂活儿差役都能免掉。古代农民赋税可能不重,但徭役可太熬人了,朝廷给孕妇老公免杂役,这对新生儿长大肯定有帮助。

给物质救助,还帮着减轻家里的负担,宋朝这波操作,算是把鼓励生育落到实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