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名不见经传的南宋诗人-一起赏析吴惟信的代表作 (名不见经传的意思)

杭州西湖在今天依然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,历史上也吸引了很多的文人墨客,唐朝的白居易,宋朝的苏轼、杨万里等人都曾经在此地流连忘返,写下了著名诗篇,苏轼更是对这一方山水情有独钟,写出了著名的,欲把西湖比西...

admin

杭州西湖现在还是超火的旅游景点,历史上更是来了不少文人墨客,来了就不想走那种。唐朝的白居易,宋朝的苏轼、杨万里,都在这儿留下了不少诗篇。

苏轼对西湖那叫一个偏爱,写下的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,简直是把西湖的美说到骨子里了。把西湖和西施比,这比喻绝了,不管是素净还是浓艳,都好看得不行。

名不见经传的南宋诗人-一起赏析吴惟信的代表作 (名不见经传的意思)(图1)

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

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

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吴惟信的《苏堤清明即事》。“苏堤”说的就是苏轼当年修的那条长堤,算是留给西湖的一份“人文礼物”吧。有了苏堤,大家才能跑出来踏青,好好看看西湖的景色。

就像白居易当年写的“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”,白居易的白堤、苏轼的苏堤,这两条堤把西湖的文化味儿拉满了,不光是景美,还有故事。

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”,这两句写的是清明前后,春风一吹梨花开了,城里的人都跑出来踏青,目的地基本就是西湖。

西湖的春天是真没得说——山、水、杨柳,花、草、鸟鸣,全齐了。春风吹着脸软乎乎的,春水涨起来绿得发亮,鸟儿叽叽喳喳闹个不停,蜻蜓贴着水面飞过去,哪儿哪儿都透着股子诗意。

不过诗人挺有意思,没直接写人多热闹,反而写人都走了之后,这地方变成什么样了。

“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”,到了傍晚,游人都散了,白天的歌声、吵闹声都没了,一下子安静下来。

这时候,那些小鸟就飞回杨柳枝头,轮到它们好好享受西湖的美景了。

看着好像是游人打扰了小鸟,但其实诗人想说的是,这地方美得太有层次了——白天是游人的,晚上是小鸟的,不管啥时候,春色都好得让人挪不开眼。

最后这两句,总让我想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里写的——日暮宾客归,而禽鸟山林乐。古代文人好像特别喜欢写人和自然的关系,说不定这就是他们心里最早的“生态美”想法呢。


上一篇: 宋朝时期的通判是什么官职-拥有多大的权力 (宋朝有通判吗) 下一篇:竟把士兵送给敌军-南宋最无耻的将领是谁 (竟把士兵送给军人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