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极度仰慕汉文化-夏仁宗-西夏第五位皇帝
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,开创私人讲学之风,孔子去世后,其门下弟子继续宣传倡导儒家思想,到西汉时,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,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的政策,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,影响长达二千多年,孔子...
春秋时期孔子搞出了儒家学派,还开了私人讲学的头儿。他死后,弟子们接着传,到了西汉,汉武帝听董仲舒的,搞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儒学就成了中国正统,影响了两千多年。孔子后来被捧成“孔圣人”“至圣先师”“万世师表”一堆名号。
不过你可能不知道,孔子从汉代起被封过侯、公、王,但第一次被抬到“帝”的位置,居然是个党项族的西夏皇帝——夏仁宗。
夏仁宗,本名李仁孝,党项人,西夏第五个皇帝,他爹是夏崇宗李乾顺。1139年他爹去世,16岁的他接班,成了夏仁宗。

他特别仰慕中原的汉文化,上台后不光跟金朝搞好关系,还使劲跟宋朝套近乎。
1144年五月,他派使者去宋朝贺天申节,送了珠玉、金带、绫罗、纱布、马匹一堆东西,跟宋朝中断了快二十年的来往又恢复了。
同年六月,他下令西夏各州县都办学校,学生一下子增到3000人,比他爹时候的“国学”人数多了十倍。
还在皇宫里设了“小学”,让宗室贵族7到15岁的孩子都去学中原儒学,他和皇后罔氏还经常去学校瞅瞅,盯着学习。

1145年七月,他又学宋朝建了“太学”,亲自主持“释奠”大礼,还赏赐师生。同年,他让乐官李元儒参考汉族乐书,结合西夏制度,花三年时间修了个《新律》,1148年五月弄成的。
1146年三月,夏仁宗直接把孔子封成了“文宣帝”,从侯、公、王一步蹦到“帝”。他还下令西夏各州郡都建孔庙,祭拜孔子,这些孔庙修得跟皇宫似的,又高又大。
1147年八月,他又照着宋朝搞科举,正式考举人,还设了“童子科”,选拔官吏的制度慢慢完善了。
他这么提倡文治,西夏出了不少人才,比如大学者斡道冲、王仁忠,编《夏国谱》的罗世昌,还有不去金朝给叛臣任得敬请封的硬骨头焦景颜等。
他统治那会儿是西夏文化最牛的时候,印刷出版特别发达,出了不少书,像诗歌集《月月娱诗》、谚语集《新集锦合辞》、《圣立义海》,还有西夏文和汉文对照的字典《蕃汉合时掌中珠》,韵书《文海宝韵》等等。
他上台的时候,辽国没了,金国起来了,宋朝也南渡了,西夏被金国围着。夏仁宗就搞附金和宋的政策,死磕不打仗。他当皇帝那会儿,金国、南宋也都在稳定发展,三国基本没怎么打。
他统治期间,文化好,国力往上走,疆域也扩得前所未有,大概包括现在的宁夏、甘肃大部,陕西北部,内蒙古西南部,青海东北部,新疆一部分,还有蒙古国的一部分。这都是因为他有两下子——对内用儒治国,对外能屈能伸。
1193年九月二十日,夏仁宗死了,活到七十岁。他在位五十四年,是西夏在位最久、寿命最长的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