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骈-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-唐朝最后的名将 (高骈是谁)
唐朝前中期,名将辈出,后期虽然国势衰微,但依然出现了一些名将,比如说最后一位名将高骈,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,高骈放纵黄巢北上,也不率军勤王,还断绝唐朝的赋税,妄图割据一方,死后被欧阳修列入,叛臣传,,怎...
唐朝前期中期名将一大堆,后期虽然不行了,但还是出了个名将——高骈。有人肯定要问了:高骈放着黄巢北上不管,也不带兵救朝廷,还断了唐朝的钱,最后被欧阳修塞进“叛臣传”,凭啥算唐朝最后的名将啊?这里面事儿可多了,咱们慢慢聊。
高骈家是武将世家,他爷爷高崇文可是唐宪宗时期的名将,封了南平郡王。别看他神策军出身,但小时候特聪明,爱写诗作文,朋友大多是文人圈子的。唐懿宗那会儿,西北党项人造反,朝廷派了好几波人去平叛,都没搞定。高骈带着一万兵,出其不意打了一仗,直接赢了,朝廷升了他的官,还夸他。
这时候南方也乱了,南诏跑安南(现在越南北部)那边,勾结当地土著把唐军赶跑了。唐懿宗派了好几波兵,甚至八道十几万大军,愣是没打赢。864年,朝廷让高骈当安南都护,让他带五千人过去。结果监军在那儿瞎指挥,没给援兵,他就靠这五千人南征。
高骈带着兵一路打胜仗,还招安了安南当地的土著,专打南诏主力。866年,他直接攻下交趾城,砍了南诏三万将士,还打垮了两个帮南诏的部落,抓了一万七千多俘虏。整个南征,他五千人干翻了对方十几万,硬是把安南给抢回来了。后来他在安南待了好几年,搞得不错,当地人都叫他“高王”。

874年,南诏又来四川闹事,朝廷赶紧把高骈派去当剑南节度使。高骈一到那儿,就传话给云南:“别闹了,我兵都压境了,讲和吧!”南诏真没敢再进犯。后来他又当过荆南节度使、镇海军节度使,简直就是唐朝的“救火队长”,哪儿出事就让他去。后来黄巢在江南一带折腾,朝廷就让高骈待在淮南盯着他。
高骈好几次把黄巢打得跑路,逼他往岭南钻。可到了880年,黄巢又杀回来,这时候已经壮大了。史书上就说他有四大罪:没拦住黄巢北上、没带兵救朝廷、自己占着兵不救朝廷、还信方士修炼。但唐朝后期乱糟糟的,史料这玩意儿,水分可不小。
不管是《新唐书》还是《旧唐书》,写高骈后半生的事儿,都抄了一本书叫《广陵妖乱志》。可这本书作者郭廷诲是五代时候的人,根本没去过淮南,写的内容估计不靠谱。倒是新罗人崔致远,在高骈手下当过“机要秘书”,管起草文件,他回国后整理了本书叫《桂苑笔耕集》,里面详细写了高骈在淮南的事。
崔致远在书里说,高骈不是没拦黄巢,是打输了;没救朝廷是因为朝廷下令让他别进兵;至于断赋税,更是瞎说。高骈晚年确实犯过错,但要说他是唐朝叛臣,恐怕冤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