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徽宗朝的童贯是个怎样的人-古代太监中的异类 (北宋徽宗是哪一年)
在我们印象中,古代的太监,宦官,都是一些不男不女、尖声音说话的另类群体,太监由于被阉割,失去了男性的特征——没有胡须没有生育能力,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,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,然而太监中也有...
说起古代太监,大家脑子里可能都是些尖声尖气、没胡子没男人的形象吧?太监嘛,被阉割了,自然没男人特征。但历史上总有例外,北宋徽宗朝的童贯,就是个特例。
据说这童贯虽然是太监,却长着一脸胡子,还人高马大,长得特别精神,放在京都那就是妥妥的帅哥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他居然是宋军里的太尉、枢密使,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,手握兵权,还立过战功,最后被封了楚国公。
童贯权势大得很,老百姓都叫他“媪相”。“媪”就是老娘们的意思,这称呼听着就带刺,明摆着说他不男不女。历史上童贯被列为北宋六贼之一,挺招人烦的。
这就奇怪了,童贯在军里战绩赫赫,内平方腊,外收复幽燕,还出使过契丹,咋就成了奸臣呢?
先说说这童贯咋起来的。说实话,他能当军中一哥,真不是靠能打仗,他的荣耀可不是像岳飞那样拿命换的。他能从一个太监迅速爬到最高军权,主要靠北宋“防武将”的政策和蔡京的提携。这就叫时势造英雄吧,当然,这英雄得加引号。
北宋为啥要防武将?因为太祖赵匡胤就是靠带兵造反当的皇帝,当了皇帝后,生怕武将学他,就在军里设了监军,都是文人当,相当于皇上派去的特务,专门盯着将军。这就给童贯这种没战绩的太监钻了空子。
童贯刚当太监时挺机灵,会来事。看到蔡京正得宠,就天天围着蔡京转,帮蔡京打探皇上心思,时间长了,蔡京把他当自己人。宋徽宗上台后,蔡京为了讨好皇上,成立了金石局,让童贯全国搜罗宝贝。童贯跑断腿,每次都能超额完成任务,深得蔡京和徽宗喜欢。
后来蔡京想在军里安插亲信,就推荐童贯当监军。大臣们反对,但蔡京说服了徽宗,让童贯带兵收复幽燕四州。正好赶上宋军顺利,四州很快拿下来,童贯就这么出名了。
政和元年,南方方腊造反,童贯去平乱。里面有个小兵叫韩世忠,特别能打,最后活捉了方腊,可这功劳,又算到了童贯头上。平了方腊,童贯被封为检校太尉,后来又拜开府仪同三司,相当于宰相了。没多久,他出使契丹回来,权势更大,超过蔡京了,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,童贯为媪相。
但童贯这人,有才没德,还残害忠良。打西夏时,他不懂打仗,逼着大将刘法攻朔方。刘法说时机不成熟,童贯就骂他贪生怕死。刘法没办法,硬着头皮上,结果中了埋伏,战死了。刘法是西州名将,众将都气炸了,但不敢说话。童贯还上书谎报大捷,其实西夏根本不认账,把议书半路扔了。他不但害死刘法,还把军纪搞乱了,提拔那些逃跑的将领,甚至封节度使。逃跑能当官,谁还拼命守城?军功制被他搞垮了,军队死气沉沉,战斗力直线下降,为靖康之耻埋了雷。
童贯被骂奸臣,最大的一事是他加速了北宋灭亡。他出使辽国时,认识了个叫马植的辽朝官员,后来马植在辽国混不下去,就跑来找童贯,献“联金抗辽”之策。童贯觉得这人有才,推荐给徽宗,徽宗同意了,马植改名赵良嗣,出使金国说服金主一起打辽。分工是金打东,宋打南,在辽都会师。结果宋军忙着平方腊,没顾上打辽,金主觉得被骗了,只能自己打。等童贯平完乱打辽时,辽国打不过金国,打宋军却跟玩似的。金国一看宋军这么菜,心里就瞧不起宋朝了,为后来打过来埋了雷。
童贯接连吃败仗,抱头鼠窜逃回京城。金国灭了辽国,转头就打宋朝,宋军不堪一击,靖康之乱发生了,北宋灭亡。徽宗赶紧把皇位传给钦宗。钦宗让童贯守京城,他哪肯啊,跟着徽宗往南跑。跑的路上,怕老百姓和士兵跟着添乱,他居然下令放箭射杀,民怨沸腾。大臣们弹劾他,钦宗为了平息民愤,罢了他的职,发配。钦宗越想越气,命监察御史张澄半路上杀了童贯,把锅全推给他。
说实话,北宋灭亡童贯有责任,是他引荐的赵良嗣,也是联金灭辽的主推手。但没徽宗点头,他也没法干。而且朝廷烂到根了,谁也救不了。童贯说白了就是徽宗的替罪羊,杀了他,既能压住大臣,又能显得皇上英明,何乐不为?童贯被杀后,头被砍回京城示众,但杀了他又有什么用?北宋还是亡了,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