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那他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吗-李白的文学造诣就不多说了 (那他是一个文明的英文)

李白,701年2月8日—762年12月,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,谪仙人,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,诗仙,与杜甫并称为,李杜,,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,李白有,李太白集,传世,...

admin

李白(701年2月8日—762年12月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还叫“谪仙人”。唐代大诗人,浪漫主义代表,后人管他叫“诗仙”。跟杜甫并称“李杜”,这人性格爽朗,爱喝酒写诗,喜欢交朋友。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“李白词”地位也高得很。

李白的诗写得有多好,咱就不多说了,谁不知道啊。今天想聊聊李白的武艺——他到底是不是个文武双全的人?

那他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吗-李白的文学造诣就不多说了 (那他是一个文明的英文)(图1)

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”,这是李白《侠客行》里的句子。这首诗不光是他仰慕的侠客,其实也藏着自己的影子。先不扯他武艺咋样,诗里那种侠客精神,李白肯定有,而且特向往,这类诗他写了不少。那他武艺到底行不行?接着往下看。

李白师傅可太牛了,不是文人,是个将军,就是唐代那个特别有名的剑客裴旻。裴旻的剑术当时号称大唐第一,你说李白的武艺能差吗?他从小就爱骑马射箭,常出去打猎,还喜欢击剑、蹴球。到了青年时候,体力好得很,到处跑,游山玩水,妥妥一个能文能武的壮士。有次在幽州打猎,他居然“一射两虎穿,转背落双鸢”,这箭术!

李白对剑术那叫一个痴迷,技术也好。小时候就爱看人舞剑,心里羡慕,还傻乎乎地跟着学。十五岁正式拜师学剑,二十岁就常骑着马、挎着剑,在大城市里溜达。他在《结客少年场行》里写“少年学剑术,凌轹白猿公。珠袍曳锦带,匕首掐吴鸿。由来万夫勇,挟此英雄风”,多拽。二十五岁就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”,之后十多年游侠生活,剑都没离过身,天天练。他好多诗里都提到自己的剑,比如“高冠佩雄剑,长揖戟荆州。腰间延陵剑,玉带明珠袍”啥的。

唐代流行斗鸡,年轻时候的李白脾气可冲了。有次斗鸡碰到一群地痞,他直接发飙,手刃了好几个混蛋。“托身白刃里,杀人红尘中”,这搁现在,妥妥的古惑仔啊。唐代有个文人裴敬,写《翰林学士李公墓碑》的时候提过,李白心里一直想跟裴将军学剑舞,裴将军是他曾叔祖,李白还写过信说“我想拜您为师”。

那他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吗-李白的文学造诣就不多说了 (那他是一个文明的英文)(图1)

大唐有三绝,李白的诗、裴旻的剑术、张旭的草书。

张旭和李白都是“饮中八仙”,裴将军是李白师父,大唐第一剑客。那李白作为裴旻的徒弟,剑客身份肯定没跑。不光师父有名,李白还有个杀手徒弟呢,就是《赠武十七谔》里的武谔,排老十七。这首诗的序里能看出他俩的关系:门人武谔,是个讲义气的人,性格沉稳凶悍,仰慕要离那种侠客,平时隐居江湖,不怎么管闲事。听说中原出事了,特地跑来找我。我儿子伯禽在山东,我想去但去不了,武谔说他能顶着胡兵把少爷救出来。

喝得高兴,李白一激动,提笔就写了这首诗送他。大概意思就是:我徒弟武谔嘴笨,但讲义气,性格沉稳凶悍。听说安史之乱爆发,就来找我,说要为国出力。我儿子伯禽在山东,我没法去,武谔说他能救出来。我挺感动的,就写了这首诗。武谔是杀手,不是诗人,拜李白学的是武艺,不是写诗。

自古文人就爱做侠客梦,唐代那会儿,当侠客、做大将是年轻人的普遍追求,特时髦,是太平盛世的时代精神。杨炯说“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”,李颀说“男儿事长征,少小幽燕客”,高适说“男儿本自重横行,天子非常赐颜色”,都是这意思,就是当时的风气。所以李白剑术好,一点不奇怪。


上一篇: 李白的武力值如何-李白真的会武功吗 (李白的武力值高吗) 下一篇:都是同朝为官的诗人-李白和王维不熟吗 (同朝为官下一句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