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做官一年半就被玄宗辞了-背后原因是 (李白做官几年)
历史上李白是做过官的,李白是文人,文人做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只要你有足够的学识,哪怕你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官场的,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,李白做官就是这种逻辑下的产物,早在开元十五年,727年,,玄宗就...
历史上李白是做过官的。
文人嘛,做官再正常不过了。只要有真才实学,哪怕不是正儿八经考进去的,也能在官场上混出点名堂。
李白做官就是这么个理儿。早在开元十五年(727年),玄宗就发过话,“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,可到朝廷自荐”。李白呢,也是兜兜转转了好些年,直到开元二十二年(734年)正月,才给玄宗献上《明堂赋》,想着谋个一官半职。一年后,又献《大猎赋》,玄宗看了挺受用,但真要任用他,却等了七年,这时候李白都43岁了。

玄宗就把李白召进宫,让他当翰林供奉,说白了就是专门给皇帝写诗逗乐子。当翰林的这段日子,李白确实干得不错,写了《清平调》,玄宗看了高兴得很。可惜好景不长,天宝三年(744年)春,他就出宫了。前后不到一年半,这又是为啥呢?
李白自己说是“恳求还山,帝赐金放还”,但这谁信啊?谁没事放着官不当,非要跑去山里?好多人猜,是让杨贵妃、高力士那帮人给排挤走的。

可李白就是个文人,不掺和派系斗争,也没啥政治野心,所以说是被权贵排挤走的,好像不太对劲儿。炒鱿鱼这事儿,八成是玄宗自己的主意。李白写诗确实牛,但干的活儿也就给朝廷装点门面,写点诗文娱乐一下。太平盛世嘛,玄宗确实需要李白这种人才撑场面,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。关键是他老爱喝酒,喝多了嘴就没把门的,不小心说漏了不少宫廷事儿。这估计才是他被赶出宫的主要原因。
那从李白这点儿仕途经历来看,他能做大官吗?显然悬。
首先啊,李白这人太浪漫了,这里说的就是情怀。所谓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”,纯粹浪漫的东西在官场上根本行不通。官场上讲究的是现实斗争,一个天天想着“诗和远方”的浪漫主义者,怎么可能进核心权力圈?
其次,李白死活不肯向权贵低头。官场上混,少不了溜须拍马,委屈求全,李白显然不是这种主儿。他自己都写诗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,还有“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”。这种人,玄宗能放心给大官吗?
再一个,李白口风太松。大家都知道他爱喝酒,一喝就容易胡说八道,泄密风险太大了。后世文人猜他被辞退,就包括泄密这事儿。比如唐人范传正说他“乘醉出入省中,不能不言温室树”,清人王琦也说“曾醉中泄漏禁中事机,明皇因是疏之”。当官的哪能乱说话?尤其是机密事儿,守口如瓶是基本要求,他这毛病,肯定不行。
李白文采是没得说,也有建功立业的想法,但他这性格,真不适合在官场混。不过好在盛唐不光有官场,还有诗坛。在诗坛上,李白才算找到了自己该待的地方,活出了真正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