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他为大唐立下过哪些功劳呢-李靖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家 (我为大唐做贡献 小说)

李靖是隋末唐初杰出的军事家,李靖才兼文武,出将入相,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,同时,他将治军、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,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,李靖,字药师,三原人,大唐的开...

admin

李靖这人,隋末唐初的军事天才,文武双全,出将入相,给唐朝统一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。不光打仗厉害,他还把治军、作战的经验攒了一套,把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又往前推了一大截。

李靖,字药师,三原人,大唐开国功臣,后来被封卫国公,大家都叫他李卫公。他家是官宦世家,祖上当过北魏、北周和隋朝的官。李靖出生那年是北周武帝天和六年,这时候南北朝统一的苗头越来越明显。六年过去,周武帝灭了北齐,北方总算统一起来;又过了四年,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,建立了隋朝。

李靖十九岁那年,隋朝统一了天下,结束了南北朝几百年的分裂。在隋灭陈的统一战争中,李靖的舅舅韩擒虎立了头功,第一个打进陈朝都城的朱雀门。后来还有诗说“门外韩擒虎,楼头张丽华”,这事儿对青年李靖影响可不小,舅舅成了他的榜样。

青年李靖跟着舅舅韩擒虎学兵法,那小子聪明得很,舅舅的兵法全让他学透了。韩擒虎也夸他:“能跟我聊孙武、吴起兵法的人,就这小子一个了!”史书上说李靖“风姿伟岸,有文武才略”,他自己也对自己特有信心,立志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。

“大丈夫要是遇到明主、赶上好时候,肯定得立功立业,博个封妻荫子!”这是青年李靖的豪言壮语。结果呢?天下统一了,仗打得越来越少,李靖有满肚子军事才能,却没地方使。

李靖刚开始当官,在长安县当功曹,就是个基层小官。作为世家子弟,他哪看得上这小职位啊,闲着没事就去拜访朝廷里的显贵。李靖见识广、谈吐好,大家都夸他。左仆射杨素拍着床跟他说:“你以后肯定能坐我这个位置!”杨素这是看好他,说他以后能当宰相。

可李靖的才华没让他的仕途顺起来,反而在隋朝的基层官场默默无闻待了二十七八年!这将近三十年,正是一个人最年富力强的时候,李靖愣是没干出啥像样的事儿来。

要说为啥李靖在隋朝混了这么多年没起色,大概有几个原因。第一个,就是缺个硬气的贵人撑腰。

隋唐那会儿,世家子弟当官,哪怕是基层小官,也算接近权力圈了。有能力的人破格提拔快,没能力的熬资历也能升。开皇十二年,李靖的舅舅韩擒虎平陈三年后去世,这对李靖的仕途打击太大了。在门第森严的隋唐,没了舅舅的帮衬,李靖根本挤不进官场高层。

第二个,就是“屠龙技”用不上。

李靖的强项是军事韬略,他自己也想当个大将军。可天下都统一了,朝廷只需要按部就班守边的地方将领,像李靖这种天才,时代根本不搭理他。李卫公就算有扭转乾坤的本事,也只能瞎混日子!这大概就是他年轻时说的,既没“遇到明主”,也没“赶上好时候”。

他为大唐立下过哪些功劳呢-李靖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家 (我为大唐做贡献 小说)(图1)

不过啊,机会这东西,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。隋炀帝三征高句丽,把国内矛盾激化了,各地反隋起义都冒出来了。隋炀帝心灰意冷,跑扬州享福去了,天下大乱他也不管。这乱世,正是英雄出来混日子、不,是建功立业的时候!

隋炀帝大业十三年,天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,太原留守李渊父子正偷偷琢磨着反隋。这时候四十七岁的李靖,正当着马邑郡丞,归李渊管。李靖发现李渊不对劲,想建功立业的他决定去告密,打算靠这事儿开启自己的事业。

李靖先跑回长安,准备去扬州见隋炀帝。可他前脚刚到,李渊后脚就从太原打到了长安!李渊迅速拿下京城,把李靖抓起来了,下令砍头。李靖这人是想建功立业的英雄,可不是死脑筋,非要给隋朝陪葬。

刽子手刚要动手,李靖大喊:“您起兵反隋,本来是为了给天下除暴安良,难道就因为个人恩怨,非要杀了我这样的壮士吗?”李靖这时候一点都不慌,几句话就把“义兵”“除暴安良”“个人恩怨”这几个词甩出来,堵得李渊没话说。这时候李世民也出来求情,李渊才饶了李靖。不过李这人恩怨分明,虽然暂时没杀李靖,心里的小本本可记着呢,估计哪天得算这笔账。

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,大唐在关中站稳了脚跟,又拿下了四川,把山西、陕西、四川连成一片,跟当年北周要灭北齐时的局面差不多。

李渊派李世民东出中原打王世充,李靖也在东征军里;后来又让李靖去荆州招降萧铣。李靖轻骑南下,路上帮庐江王李瑗平了金州的山贼。到了硖州,东边全是萧铣的地盘,李靖过不去,只能先在硖州等着。

李靖在硖州一停,唐高祖李渊抓住机会,立马下令让硖州都督许绍杀了李靖!许绍也是个爱才的,赶紧上书给李靖求情,让他戴罪立功。李渊其实是因为私怨想杀李靖,可许绍求情了,他也不好意思驳面子,总不能因为跟李靖的过节让地方大员不高兴吧?李靖又躲过一劫。

就在这时候,开州的蛮人冉肇造反,带兵打夔州,赵郡王李孝恭接连吃败仗,情况危急。这俩地方在硖州上游,要是丢了,大唐从四川东出的路就堵死了。李靖带着八百骑兵去救李孝恭,突然袭击冉肇,打赢了;又帮李孝恭设伏,当场杀了冉肇,抓了五千多人,大获全胜。消息传到长安,李渊高兴坏了,也终于认识到李靖的军事才能,对他那点偏见早就没了。

李渊后来跟大臣们说什么“让有功的人做事,让有过的人赎罪”,估计是给自己找台阶下,毕竟之前老难为李靖,不好意思了,说到底还是为了笼络人才;发给李靖的表彰玺书里,那“远览志诚”四个字,就是李靖告诉李靖,我早就看出你忠心了。

李渊到底是豁达的皇帝,还亲笔写了封信,直说过去的事儿翻篇了!李靖拿到表彰书和私信,肯定能感受到李渊的真心。从这以后,李靖彻底放下包袱,开始大展拳脚,给大唐统一天下、打退外族,立下数不清的功劳!

武德四年,李靖在夔州准备了一年多,给唐高祖上了《平梁十策》,说怎么灭了荆州的萧铣。李渊特别欣赏,立马采纳了。

唐高祖让赵郡王李孝恭当行军元帅,李靖当行军总管、元帅长史,带兵出三峡,东去灭萧铣。八月,大军在夔州集结;正好赶上秋天发大水,三峡水势凶猛,战船根本走不动。李靖带兵东进,好多人都不同意,想等水退了再走。

这时候李靖显出了军事家的水平,硬是反对大家:将领们都请停下来等水退,李靖说:“用兵讲究神速,机会不能错过。现在我们刚集结,萧铣还不知道,趁着水涨的时候突然杀到城下,这就是‘疾雷不及掩耳’,兵家最好的计策。就算他知道了,临时征兵也来不及,肯定能抓住他。”

李靖打仗有个特点,简单说就是“出其不意”!要“出其不意”,就得先琢磨透对手怎么想,然后反着来。李靖这辈子打仗,把这原则用得炉火纯青!

九月,李靖带兵到夷陵,萧铣手下的大将文士弘带了几万兵来挡。李靖主张先拖着,找机会破敌;可元帅李孝恭不同意,非要直接打!于是李孝恭留下李靖守大营,自己带人打文士弘。

果然,李孝恭被文士弘打惨了!文士弘看李孝恭败逃,带兵追过来,士兵们抢唐军的军需,阵型全乱了!李靖远远看着,这机会千载难逢,立马带全军出击,冲向文士弘。转眼间,胜负反转!唐军大胜,缴获四百艘战船,文士弘的军队淹死在长江里的有一万多人。

李孝恭赶紧让李靖带五千人当先锋,自己带大军跟上,直奔萧铣所在的江陵城。李靖大军一到江陵城外就驻扎下来。

萧铣自从文士弘战败后,派人去江南征兵,自己守着孤城。李靖又打败萧铣派来的杨君茂和郑文秀,抓了四千多人。江南的兵迟迟不来,萧铣信心没了,第二天就投降了。李靖立马进驻江陵城,军纪严明,秋毫无犯。李靖进江陵城的第二天,江南的征兵队伍才到,见萧铣已经投降了,都散伙跑了。

这里得说李靖真果断,当时唐军要是犹豫半天,萧铣肯定跑不掉,唐军说不定还会被反杀!李靖干净利落地灭了萧铣,还对投降的将领宽大处理。这下大家都夸他,李靖的名声在江南传开了,江、汉各地纷纷投降大唐。

唐高祖李渊封李靖为上柱国、永康县公、检校荆州刺史,还给了他一个特权:李靖能自己任命归附的地方官员!唐高祖对李靖的信任,前所未有。

李靖平了萧铣,带兵继续南下,一路势如破竹,到了岭南。在李靖的军威下,两广地区传檄而定!李靖按唐高祖给的特权,沿途任命官员。捷报不断传到长安,唐高祖手里,两湖、两广全被李靖纳入大唐版图,江南彻底平定了!

李靖这一仗,给大唐拿下了九十六个州、六十多万户人口!唐高祖让李靖当岭南道抚慰大使、检校桂州总管。

武德六年,东南的辅公祏反了。当年杜伏威和辅公祏是江、淮一带的反隋起义军,后来投降了大唐;杜伏威来长安后,辅公祏占了丹阳反叛。李渊让李孝恭当元帅、李靖当副元帅,指挥李勣、任瓌、张镇州、黄君汉等七位总管,沿长江打辅公祏。

辅公祏派五万水军在当涂长江一带设防,用铁索锁江,想困死唐军。唐军将领们看叛军主力都在当涂,一时打不下来,就提议绕过当涂,直接打南京,来个釜底抽薪。

李靖坚决不同意,说那样就会腹背受敌!他又一次力排众议,这次李孝恭坚定支持他。李靖主张坚守不出,跟当涂的叛军耗着!这是一场攻心战,敌军严防死守等我们打,李靖反着来,偏不打,就耗着;终于,叛军等得不耐烦了,松懈了,李靖抓住机会偷袭!

当涂的叛军万万没想到,唐军居然又打了过来,一场恶战下来,唐军大胜!趁胜追击,顺江而下,一举拿下丹阳,辅公祏被抓,江南平定。唐高祖封李靖为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,主持东南军政;江南打了这么多年仗,李靖安抚百姓,治理地方。

武德九年六月初四,长安发生“玄武门之变”,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;没多久,唐高祖李渊退位当太上皇,李世民即位,是唐太宗。这时候,北方东突厥趁大唐刚政变、朝局不稳,颉利可汗带草原骑兵杀到关中,饮马渭水!

李靖正镇守灵州,他立马带兵南下,假装打豳州,摆出要切断颉利可汗后路的样子。在长安,唐太宗亲自带六个人,隔着渭河骂颉利可汗;颉利可汗看李世民这么镇定,自己的后路又被李靖断了,只好跟大唐签“便桥之盟”。唐太宗刚登基就碰上这事儿,靠李靖的军事威慑和大唐的忍辱负重,总算化解了。

他为大唐立下过哪些功劳呢-李靖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家 (我为大唐做贡献 小说)(图1)

“便桥之盟”对大唐来说是耻辱,唐太宗记在心里,一直想报仇!贞观三年底,唐太宗谋划“定襄会战”!李靖当定襄道行军大总管,总管全局,尉迟敬德、苏定方当副将,带中路军从马邑向北挺进;李勣当通漠道行军总管,张公瑾、高甑生当副将,从大同方向北进;柴绍当金河道行军总管,秦叔宝当副将,西路沿黄河北上,当李靖主力军的侧翼;李道宗当大同道行军总管,张宝相当副将,出灵州往西北,切断突厥西逃的路;卫孝节当恒安道行军总管,程知节当副总管,驻扎燕、云地区,防止突厥东逃;薛万彻当畅武道行军总管,段志玄当副总管,出营口向东北打,牵制突利可汗。

六路打突厥的大军,分布在千里边界上,全归李靖调度。兵部尚书侯君集辅助唐太宗坐镇后方,大唐几乎把所有兵力和将军都压上来了,这军容和声势,历史上都少见!各路大军里,李靖和李勣的军是主力,其他都是牵制,李靖的大军就像匕首,直插突厥心脏!

贞观四年正月,李靖带三千精锐骑兵从马邑北上,大军随后,突袭恶阳岭,突然逼近颉利可汗的定襄城。颉利可汗大惊失色,根本没想到李靖敢孤军深入!他看李靖大军,还以为唐朝几十万主力来了,不然李靖怎么敢这么干?李靖探知颉利可汗吓破了胆,还用离间计让突厥的康苏密投降了。

李靖的后军到了之后,全力攻定襄城,颉利可汗带着几个随从逃了!李靖早就算好他逃的路,这时候李勣已经从大同出发,绕到白道口,截杀颉利可汗。颉利可汗被李勣打了一顿,又向北逃到了铁山。


上一篇: 她的政治成就有哪些-无吕武之恶-有吕武之才-刘娥被赞 (她的政治成就英文) 下一篇:元稹作为唐朝著名文学家-民间却给了他什么称号 (元稹作为唐朝什么诗人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