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的刘娥人品如何-是一代贤后还是毒后 (历史中刘娥)
很多人学生时代,都曾对武侠小说情有独钟,金庸、梁羽生、古龙等几位大师的作品,情节引人入胜,人物生动传神,为人们构建出一个妙趣无穷的江湖武侠世界,但少有人知的是,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谁?感兴趣的读者和趣...
很多人学生时代估计都迷过武侠小说吧?金庸、梁羽生、古龙那些书,情节一个比一个绝,人物活灵活现,简直让人一翻开就陷进去,忘不了那个刀光剑影的江湖。不过话说回来,武侠小说这玩意儿,最早是谁开始写的?可能不少人还真没想过,今天就随便聊聊这个。
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,一般都认为是清朝的说书艺人石玉昆。这哥们儿是嘉庆、道光年间的,江湖人称“石先生”“石三爷,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说书先生。他写的《三侠五义》,以包公断案为底子,被不少人当成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,这地位杠杠的。
《三侠五义》火了之后就没凉过,到现在还有人爱看,还被改编成评书、戏曲、电视剧,展昭、白玉堂这些角色,估计连老太太都能给你唠两句,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。
但得说清楚,《三侠五义》毕竟是小说,不是正史。书里不少人物历史上真有,但作者为了写得精彩,改得那叫一个“放飞自我”,跟真实样貌差得十万八千里,有的甚至直接把好人坏人给反过来了,看着挺逗。

比如书里有个特别扎眼的女反派——刘妃,宋真宗的妃子。长得那叫一个妖艳,心肠比毒蛇还狠。为了跟李妃争宠,简直不择手段。李妃生了皇子,那是宋真宗第一个儿子,以后肯定当太子。刘妃怕李妃母凭子贵压过自己,就跟太监郭槐合计出个“狸猫换太子”的损招。
李妃刚生完孩子,刘妃和郭槐就偷偷把太子换成一只剥了皮的狸猫,跑去跟宋真宗哭诉,说李妃生了个“妖怪”。这一下,李妃被打入冷宫,惨得不行。太子呢?刘妃交给侍女寇珠,让她“用裙绦勒死,丢在金水桥下”,这心肠也太黑了。
好在寇珠还没丧尽天良,没下手,偷偷把太子给了正直的太监陈琳,陈琳又把孩子送到八贤王府藏着。后来这太子以八贤王义子的身份回宫,当上了皇帝,就是宋仁宗。

再后来包公在开封府把这案子给破了,真相大白,仁宗和母亲终于团圆。刘妃知道东窗事发,吓得“胆裂魂飞,气堵咽喉”,没几天就惊惧而亡,算是恶有恶报。
但你敢信吗?书里这个坏透了的刘妃,历史原型其实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,也就是后来的刘太后。更逗的是,真实的刘娥根本不是什么蛇蝎美人,反而是宋朝数一数二的贤后,对国家贡献老大了,史学家们对她那是赞不绝口。
《宋史》里写,宋仁宗即位时还小,国家主少疑多,刘太后临朝听政十多年。刘娥这人挺有见识,一上来就废了宋真宗晚年瞎折腾的“天书”闹剧,让朝廷总算回到了正轨。
她还特别会用人,怕宰相大臣们任用自己的亲戚,就下令让大臣们把亲戚子孙、内外亲族的名单都抄上来,贴在墙上。每次选官,她都对着名单一个个查,把有关系的都刷下去,这么一来,朝廷风气一下子清正了不少,以权谋私的事少多了。
除此之外,刘娥还肯听意见,广开言路,专门设了谏院,让天下人随便提意见,“延纳至言,罔有忌讳”。她还修水利、治黄河水患,给农民减税,更牛的是,她居然敢创新,在历史上第一次发行了纸币“交子”,让宋朝的商品经济一下活络起来了。
史学家对她的评价高到离谱,说“有吕武之才,无吕武之恶”(吕后和武则天的才干,但没她们的坏),司马光都夸她“保护圣躬,纲纪四方,进贤退奸,镇抚中外,于赵氏实有大功”,《宋史》更是说她“太后临朝十余年,天下晏然”,给宋朝的繁荣打下了好底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