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不杀士大夫的宋朝-对贬谪官员的处罚手段主要有哪些 (不杀士大夫的时代)

大家好,说起宋朝的话,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,虽然宋朝以,不杀士大夫,、,待士大夫有礼,著称于世,但是官员凡有过失、渎职、贪污、不法、违制等罪状,最多受到贬谪,其贬谪方式多样,有的因罪状比较轻或者君王比...

admin
说起宋朝,大家肯定不陌生。宋朝一直挺有意思的,尤其对待士大夫,“不杀士大夫”、“待士大夫有礼”这话听着就挺仁义。不过话说回来,官员要是犯了错,比如渎职、贪污啥的,最多也就被贬谪。这贬谪方式还挺多,有的罪轻或者皇帝念旧,就象征性贬一下;有的就重了,甚至严惩。 贬谪的手段嘛,常见的有编管、羁管、安置、居住这些。跟俸禄有关的,主要是安置和居住。编管、羁管的大多是直接除名停职的,基本没工资。安置的待遇稍微好点,一般会给个节度团练副使或者长史、司马之类的散官,多少还能拿点封赐和俸禄。 轻贬的还好,虽然工资比以前低,但好歹还有点收入,不至于饿肚子。可要是被重贬甚至严惩的,那就一点俸禄都没了,有的甚至得去讨生活。所以说啊,在宋朝被贬其实挺狠的,当然了,比其他朝代砍头或者流放还是强点。 那这些贬谪官的俸禄到底有多少呢?苏轼当年被贬黄州,当的是检校水部员外郎、团练副使。这检校官啊,其实就是能多领点官酒,多拿点退酒袋的钱。不管安置的散官有没有正经俸禄,反正朝廷多少会给点,虽然少得可怜,就像王禹偶说的“有俸是嗟来”,但好歹能混个温饱。

不杀士大夫的宋朝-对贬谪官员的处罚手段主要有哪些 (不杀士大夫的时代)(图1)

1. 亲友接济 要是朝廷那点钱不够花,就只能靠朋友接济了。黄庭坚被贬黔州的时候,穷得叮当响,就收了不少朋友资助。他在给王补之的信里写:“谪官寒冷,人皆掉臂而不顾,乃蒙遣使赐书存问,勤勤悃悃,恩义千万……俸馀为赐,甚惠厚,颇助衣食之源,但愧拙于谋生,一失官财,以口腹累人,愧不可言。”看得出来,他当时真的挺感激的。 2. 自己动手 光靠接济也不是长久之计,日子过得去的人,还得自己想办法。苏轼在黄州的时候,就自己种过田。他当时穷得不行,朋友马正卿帮他跟官府要了块几十亩的荒地,他就自己开垦。这地收成够他和家人吃饱,还能赚点钱,缓解了不少压力。这块地在州城东边,他干脆自号“东坡居士”,这就是“东坡”的由来。 被贬之后,生活水平肯定大不如前,尤其是吃和住这两块。没贬谪前,宋朝官员俸禄高,日子过得挺滋润,有的甚至挺奢侈。可一被贬,生活水平直线下降,有的连普通老百姓都比不上。

不杀士大夫的宋朝-对贬谪官员的处罚手段主要有哪些 (不杀士大夫的时代)(图1)

1. 吃的方面 饮食最能看出生活变化。苏轼可是出了名的好吃,还特别会吃,写了好多关于吃的诗文,像《二红饭》《猪肉颂》《东坡羹赋》啥的,最后还整出了“东坡肉”。他刚被贬黄州的时候,肯定没以前那么讲究了,但再难也得想办法吃好点,不然哪有精力写诗啊。 2. 住的方面 住的问题就更头疼了。宋朝规定,贬官没有官府提供的房子,一切得自己解决。苏轼没被贬的时候,在京城还“赁一宅子居住”,挺安稳的。可元丰三年被贬黄州,他一家二十多口挤在临皋亭——那是个废弃的驿站,又闷又潮,特别挤。他自己写的诗里都说了:“剑米有危炊,针毡无安座”“全家占江驿,绝境天为破”,看得出来多窘迫。

不杀士大夫的宋朝-对贬谪官员的处罚手段主要有哪些 (不杀士大夫的时代)(图1)

后来1094年,他又被贬惠州,这次没带全家,只带了小儿子和王朝云。刚到惠州住合江楼,后来搬嘉祐寺,最后在白鹤峰买了地,自己盖房子。再后来1097年被贬儋州,朋友张中(当时是县官)让他住破官舍,还帮着修葺,结果这事被章惇的人知道了,张中被罢官,苏轼也被赶了出来。 你看苏轼,住的地方换来换去,要么借寺院,要么自己买地盖房,要么靠朋友帮忙。其实被贬的官员大多都这样,住房问题真是老大难。


上一篇: 刘娥是否是该案的幕后主使-吗-狸猫换太子-历史上真有 (刘娥是否是该死的) 下一篇:宋朝的青楼女子文化水平为何普遍都比较高-揭秘 (宋朝的青楼女子是谁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