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民间的风气为何这么好-敢向宰相扔书本表达抗议 (宋朝民间的风俗有哪些)
宋仁宗时,有一个叫宋祁的官员到开封城外游赏景色,见到老农耕田,便上前作揖,打趣说道,老丈辛苦了,看来今年您大丰收啊,您觉得应该感谢老天爷眷顾呢,还是感谢皇上洪福?,老农,俯而笑,然后将宋祁狠批一顿,何...
宋仁宗时,有个叫宋祁的官员跑到开封城外溜达,看见老农耕田,就上前作揖,开玩笑说:“老丈您辛苦啊。看这架势,今年收成不错?您说该感谢老天爷开眼,还是感谢皇上洪福?”老农听了,低头笑了笑。
结果转头就把宋祁一顿怼:“这话说的也太糙了吧!你根本不懂农事!我天天起早贪黑地干,收成全是自己汗水换的,谢老天爷干嘛?我按时交税,官吏也没难为我,谢皇上干嘛?我一把年纪,见的世面多了,就没见过你这么蠢的。”宋祁被骂得脸通红,也不敢吭声。

庄绰在《鸡肋编》里还记了档子事:他路过赣州,让手下到附近店铺买点日常用品,店家死活不卖,因为带去的钱是徽宗朝铸的。赣州老百姓看见这钱,直接说:“这昏君铸的钱,我们这儿不收。”这不是一个人较劲,整个赣州甚至江西都这样,庄绰说这是“山水风气致然也”。
南宋人周密在笔记里还写了个人叫方回,严州的知州,这人特贪财,喜欢给人诗集写序收润笔。“有市井小人求诗序的,给五钱,他非要揣进怀里,才随便写几句。市井的人看他写得潦草,不乐意了,把序扔回去,还要他退钱,差点要动手,这贪的。”
我觉得方回这人挺逗,一点知州的架子都没有,给钱就写序。更有意思的是,那个“市井小人”居然敢不满意,把序扔回去要钱,不退钱就揍他,够横的。

后来这方大人住杭州旅舍,不小心把邻居墙土震掉了,邻居二话不说就告到法庭。当时的临安老百姓,不管远近强弱,受了官员委屈就“抓张纸,写满平时憋的火”,敲登闻鼓告官长,“看皇帝大门跟家门口似的”。
北宋汴梁人也爱告官。京城百姓不怕官长,抓着政府短处不放,跟官长争长短,脸色也不给好看,急了就写检举信,或者去京师的直诉法院——登闻鼓院告状。
宋哲宗绍圣年间,向太后的娘家想在家祖坟上建慈云寺。户部尚书蔡京想巴结皇亲,就圈了一大块地给向家,让“四邻田庐”赶紧拆迁。被拆迁的不服,告到开封府。开封府法官范正平(范仲淹孙子)判:“拆的都是老百姓的产业,不能抢。”被拆迁户还不满意,“又擂鼓上诉”,告到登闻鼓院,最后蔡京“被罚了二十斤金子”。

市井老百姓这么硬气,读书人就更不用说了。《国老谈苑》里有个故事:王旦当宰相时,祥符末年大旱。一天他从宰相府回家,路过潘家旗亭,有个叫王行子的狂生在上面,指着王旦大骂:“老百姓旱得快死了,焦头烂额的,您拿着高俸禄,心里能安吗?”说着就把手里的经书扔过去,正好砸王旦头上。手下要抓他送官,王旦赶紧说:“他说到我心坎里了,他有什么罪?”让人放了。
一个书生敢拦着宰相大骂,还扔书抗议,宰相还得认骂得对,这样的官民关系,后来真少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