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宋朝过年发利市有哪些讲究-利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(宋朝 过年)

利市其实就是红包的意思,过年送红包算是中国的传统了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,春节期间,不管是走亲戚还是在各种喜庆的场合,小孩子们总是能收到很多红包,,利市,这个词是怎么来的...

admin

利市其实就是红包的意思,过年送红包算是中国老传统了。那“利市”这个词到底咋来的呢?其实早就有了,宋朝还有人专门考证过。

春节走亲戚、办喜事,小孩子们总能收到不少红包。不过“利市”这个词,古代就有,但直到宋朝才有人搞清楚它的来历,而且宋朝过年发利市还挺讲究的。

宋朝过年发利市有哪些讲究-利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(宋朝 过年)(图1)

过完年上班,多少有点犯懒,不过第一天能领“开工利是”,也算有点盼头。“利是”其实是粤语区的习惯写法,准确说应该是“利市”,之前写错了。

“利市”这词可太古老了,宋元时期的人就常用,明清小说里也老出现。

宋人罗大经在《鹤林玉露》里考过,他说“利市”有源头。《左氏传》里,郑国和商人立盟约,说“尔有利市宝贿,我勿与知”,这里的“利市”其实就是“买卖”的意思。当时约定,商人不背叛国家,国家不干涉他们做生意,“利市”就出自这誓词。

元朝陶宗仪在《南村辍耕录》里也提过,“利市”到处都这么说。《易·说卦》里“巽为利市三倍”,这里的“利市”就是“利润”的意思,“利市三倍”就是赚多倍利润,后来就引申成“生意兴隆”了。

不管咋说,“利市”的来源肯定跟经商脱不了干系。

不过宋朝人说的“利市”,又多了“赏钱”的意思。当时风俗,春节前会有“迎傩”的人,敲锣鼓到各家各户讨“利市”,这里的“利市”就是赏钱。

宋人结婚还有“讨利市”的习惯:新娘子上花轿后,迎亲的人故意不走,嘻嘻哈哈地“求利市、钱酒”,女方家给了赏钱,他们才肯抬轿送新娘。这里的“利市”也是赏钱,就是现在的红包。

粤语区的人把“红包”叫“利是封”。装“利市”的“利是封”,宋朝就有了。周密《武林旧事》里说,除夕皇帝会给嫔妃送“岁轴儿、珠翠、百事吉、利市袋儿,还有随年金钱一百二十文”。

“利市袋儿”就是今天的“利是封”,“随年金钱”就是压岁钱。这些利市袋儿和随年金钱,皇帝还会分给亲王大臣,过年连大臣都有“红包”收。

宋朝过年发利市有哪些讲究-利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(宋朝 过年)(图1)

宋人说的“利市”,还有“吉利”“发财”的意思。北宋东京有座很灵的万寿宫,宫东边的商贩居民会特意去游街,“求利市”,其实就是求好运气、好财运。

宋时腊月二十四祭灶,初四迎灶,范成大《祭灶词》里说“乞取利市归来分”,就是求灶王爷带“利市”回来,开工大吉。初五迎财神,还有个“利市仙官”,现在有些商家还供着呢。

所以宋朝人说的“利市”,既指“生意兴隆”,也指“赏钱”,还有“吉利发财”的祝福。给生意人发“利市”,祝他们新年生意好、大吉大利,就是“开工利是”啦。

那“开工利是”宋朝就有了吗?有的。

不过时间跟现在不一样。现在领“开工利市”一般是初七初八,因为初七初八开工。宋朝人领则在元宵放灯的第五夜——古人过得慢,热闹得到元宵收灯才慢慢冷下来。

那谁给宋朝生意人发“开工利市”呢?嗯,是宋朝政府。

周密《武林旧事》里说,元宵放灯时,街上整晚都有鼓声。男女老少穿得花枝招展,晚上都这样。到第五夜,京尹坐着小轿,后面跟着舞队,排出去十多里,敲锣打鼓,热闹得很。吏员背着大麻袋装着会子(钱),遇到小商贩就给几十文,叫“买市”。还有狡猾的人,用小盘装几片梨藕,在人堆里钻来钻去,领好几次钱,官府也不管。

也就是说,元宵第五夜(宋时元宵从十四开始,第五夜是十八,最后一夜),临安府尹坐着小轿出来,后面跟着舞队,敲锣打鼓,很热闹。吏员背着装会子(南宋的钱)的大麻袋,遇到小商贩就给几十文,祝他们新年生意好。

有些狡猾的人,用小盘装几片梨藕,装成小商贩在人堆里钻,重复领钱,官府也不计较。

宋朝过年发利市有哪些讲究-利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(宋朝 过年)(图1)

南宋临安府尹给小商贩派“开工利市”,这习俗叫“买市”。

这可能来自南宋皇室的惯例:隆兴年间,太上皇高宗住德寿宫,对着中瓦子(杭州的商业娱乐中心),这里元宵灯最盛。放灯时,孝宗常来陪高宗“看灯买市”。

怎么“买市”?“帘前堆着数万贯现钱”,叫商贩来卖,凡是一贯钱的商品,皇室给二贯钱买。

这时的“买市”是皇室政府用高价买商品,鼓励商业。到南宋后期,周密那时候,“买市”就不买了,直接给小商贩发“利市”。对小商贩来说,这几十文就是新年“开工利是”。

但宋朝之后,这种政府给小商贩派“利市”的“买市”好像就没了,明清史料里再找不到“买市”的记载了。


上一篇: 三国时期曹操都能掌控西域-宋朝和明朝为何却不行 (三国时期曹操还活着吗) 下一篇:宋朝的国力那么的强大-宋朝打仗为何是呆板单一的 (宋朝国力到底怎么样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