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

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,宋朝女性离婚的文章,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,谈及宋代女性的婚姻,很多人因为程朱理学的原因,会自然而然的以为,在理学的枷锁下,宋代女性不仅完全没有婚姻自由,在婚姻关系中也...

admin

很多人觉得宋朝女性因为程朱理学,婚姻完全没自由,离婚改嫁更是不可能。其实真不是这样,宋朝女性不仅能离婚,改嫁还特别盛行,法律允许,大家也都接受。

说到宋朝女性的婚姻,很多人一提程朱理学,就觉得她们肯定没自由,婚姻里得从一而终,离婚改嫁?想都别想。其实啊,这真是个大误会,宋朝女性不仅能离婚,改嫁的风气还老盛行了,法律允许,各阶层的人也不觉得这事儿奇怪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先聊聊为啥宋朝女性能有这底气,得看当时的社会大背景。中国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后,“重男轻女”的思想一直挺严重,女性地位低,得“三从四德”,深闺里待着,“以夫为纲”。但1000多年前的宋朝,女性却能走出庭院,还能在城市里就业,中期甚至出现了少见的“重女轻男”现象。比如《阳谷漫录》里说北宋开封:“中下之户不重生男,生女则爱护如捧擎珠”,中产生了女儿当宝贝似的。还有陈郁的《藏一话腴》记载南宋杭州:“风俗尚侈,细民有女则,生男则不举”,生了女儿高兴,生了儿子都不愿意抱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宋朝政府还鼓励生育、严禁杀婴,搞了“慈幼政策”,帮产妇、办福利机构收养弃婴,这保护了女性权利,也让“重男轻女”思想弱了不少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宋朝还支持女性读书,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那套在宋朝不太吃香,女性不光能操持家务,还能和男性一样接受好教育,读书成了风气。司马光就说:“然则为人,皆不可以不学,岂男女之有异哉?”意思男女都是人,都有受教育的权利。所以宋朝出了不少女词人,李清照就是最出名的一个。女性地位高了,法律上自然多了维护她们婚姻权利的规定,社会对女性的贞洁观也不像以前那么苛刻,离婚改嫁自然就有了底气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那为啥宋朝女性离婚改嫁这么普遍?社会思想观念变了是重要原因。

首先,宋朝商品经济一发展,“重利轻义”的思想就起来了,这冲击了传统的贞洁观。贞节观念以前是束缚女性的,要求从一而终。但宋朝人觉得,女性守节、苦守丈夫,对生活没啥用,还束缚思想。离婚改嫁为了自己幸福或者吃饱饭,比守节重要多了,所谓“肌肠雷鸣无可奈,礼法虽存何足赖”。连皇帝的赦令、士大夫的奏章、文人诗词里,都有寡妇不必守空门、允许离婚的观点。比如王安石《发廪》里就写“筑台尊寡妇,入粟至公卿。我尝不忍此,愿见井地平”,不忍见寡妇独守空门。《宋刑统》也规定“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,不坐”,感情不和就能和离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宋朝还流行“琴瑟贵更张”,意思夫妻感情不好就离;甚至有“卖衣葬罢急谋嫁,富翁立待封居屋”的说法,把亡夫安葬完就赶紧找新夫主。这种改变,既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,也体现了宋朝商品经济下的求实精神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其次,宋朝士大夫的贞节观念也变了,这对女性离婚改嫁影响很大。宋朝“重文轻武”,士大夫地位高,他们的贞洁观念也变了,不仅给女性离婚改嫁造舆论,还实际行动支持。甚至有士大夫资助女性改嫁,或者自己娶离婚、再嫁的女性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皇帝带头支持!宋太祖就劝过左卫将军王承衍的老婆乐氏改嫁,还劝普通百姓家的女儿改嫁。公主改嫁的也不少,宋太祖的妹妹秦国大长公主,先嫁米福德,后嫁高怀德。皇后里也有再嫁的,宋真宗的刘皇后,原本是商人龚美的老婆,后来成了皇后;宋仁宗的曹皇后,先嫁李化光,后当皇后。统治者都不鄙视妇女再嫁,社会风气自然更开放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家里的长辈也多支持女性离婚或改嫁。比如包拯的儿媳妇丧夫后,她父母劝她:“丧夫守子,子丧孰守?”陆游和唐婉离婚,也是陆游母亲大力支持的结果,虽然成了爱情悲剧,但能看出长辈对女性离婚的态度。父母支持寡女改嫁,是担心孩子生活;支持离婚,也是传统父母对女儿婚姻的干预,说明宋人对贞节观念没那么执着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最关键的是,宋朝女性自己不把离婚、改嫁当回事儿。这最能说明贞节观念淡薄,经历过离婚、再嫁的女性,也不忌讳这些事。李清照就是典型,她两段婚姻,包办婚姻、夫死再嫁、状告丈夫离婚都经历了。第一任丈夫赵明诚死后,她改嫁张汝州,发现对方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”,就说“猥以桑榆之晚景,配兹驵侩之下材”,不怕坐牢也要起诉离婚。当时《宋刑统》规定“妻告夫罪,虽得实,徒两年”,李清照真坐了段时间牢,但这也说明宋朝给了女性起诉离婚的权利,女性不以离婚再嫁为耻,豁达得很,这才是离婚改嫁盛行的根本原因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社会观念变了,法律也跟着调整。宋朝法律里,有不少利于女性离婚改嫁的规定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先说对宗室女性的规定。北宋初年,女性丧夫没儿子就不许再嫁,但后来宋英宗时期,汝南郡王赵允上书说这规定“非人传”,请求废除。后来改了:“宗室女再嫁者,祖、父有二代任殿直若少县官已上,即许为婚姻”,就是祖父和父亲两代当过县官以上官职的,才能再嫁。到了宋神宗,条件更松了:“宗女毋得与尝娶人结婚,再适者不用此法”,再婚的宗室女不用遵守这个法,还鼓励官员娶再嫁女,“宗室袒免以上女与夫离而再嫁,其后夫已有官者,转一官”,娶了再嫁宗室女的官员能升一级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离婚方面,《宋刑统》规定“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,不坐”,感情不和就能和离。虽然“妻告夫罪,虽得实,徒两年”,女性告丈夫得坐牢,但李清照敢告,说明给了女性起诉离婚的权利。还有“定婚无故三年不成婚”“夫长期外出不归”“夫因罪移乡编管”“夫将妻雇卖于他人”等,女性都能提离婚,法律还是保障了女性的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对平民女性,法律更宽松了。比如“男方委妻而去过期不归者,听妻改嫁”,男人跑了不回来,妻子可以直接改嫁。还有骗婚的,“赘婿、亡赖委妻去者,立定期限,过期不还,许更嫁”,入赘女婿或无赖骗财跑了,过期不回,妻子就能改嫁,骗婚的人还会受罚。“丈夫外出不归者,任妻改嫁”,南宋时 even “其夫出外三年不归,亦听改嫁”,丈夫三年不回,妻子就能改嫁,这相当于法律上自动解除婚姻关系,恢复女性自由身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法律还缩短了夫亡后改嫁的时间,原本“夫亡六年改嫁”,宋哲宗时改成“女居父母丧及夫丧而贫乏不能自存,并停百日外嫁娶”,从六年缩到一百天,还加了女性不能养活自己的情况,更人性化了。川峡地区更特殊,宋宁宗规定:“凡客户身故,其妻改嫁者,亦听自便”,丈夫突然死了,妻子想啥时候改嫁就啥时候改嫁,这地方经济落后,女性依附性强,但法律还这么照顾,说明对女性的关心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还有几种情况妻子能离婚:丈夫“移乡编管”(犯罪流放),“其妻愿离者,听”;丈夫把妻子雇卖给别人,“若其卖妻为婢原情即和离异”,“在法,雇妻与人者同和离法”,直接算和离,妻子能起诉离婚;妻子在婚内受辱,比如被丈夫的男性亲属强奸,或者丈夫逼她卖淫,“妻被夫同居亲强奸,虽未成,而其愿离者亦听”,“诸令妻及子孙妇若女使为娼,并媒合与人好者,虽未成,并离之”,妻子都能直接离婚。这些规定维护了女性的婚内权利,否定了男性对女性的人身控制,给了女性自救的权利。

宋朝女性改嫁之风十分盛行-她们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(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)(图1)

宋朝女性能在婚姻里有这么多权利,说到底还是社会进步了。商品经济发展让女性地位提高,她们能创造社会财富,手工业里有不少贡献,自然在婚姻选择上有了更多自由。法律、观念、社会环境一起作用,才让宋朝女性离婚改嫁成了寻常事。


上一篇: 宋朝历史上第一位太子-赵元僖是什么人 (宋朝第一) 下一篇:晏几道留下了哪些著名的诗词作品?-宋朝词人晏几道简介 (晏几道的一生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