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者为何恍如隔世-宋朝和唐朝之间只相差53年 (两者为何恍如隔世相隔)
大家好,这里是趣历史小编,今天给大家说说宋朝和唐朝的故事,欢迎关注哦,五代十国就像一座时光隧道机,把唐宋两个伟大的王朝隔在两端,一端开放豪霸,一端雍容典雅,可当我们走出隧道才发现,这一段路程竟然只有5...
唐朝和宋朝,这两个王朝隔着五代十国的53年,像两个性格迥异的老朋友,一个豪气干云,一个温润如玉。就这白驹过隙的几十年,愣是把两个时代的气质彻底掰开了。
连乾隆皇帝拜明孝陵都写了“治隆唐宋”,可见这俩在历史上分量多重。可不用细品,就能感觉出俩人完全不是一路——唐朝像喝多了酒的侠客,宋朝像捧着书的文人。

经济:一个靠“种地”强,一个靠“做买卖”富
要说繁华,唐宋俩都是顶流,但玩法完全不一样。
首先,唐朝农业牛,宋朝手工业和贸易溜。

唐朝接了魏晋南北朝的底子,北方人往南方跑,把南方地都种肥了。唐朝中叶,耕地面积干到了850万顷,比宋朝最高的520万顷多出一大截。粮食多到啥程度?天宝八年,官仓存粮9600万石,山东一斗粮才8文钱,一文钱能买快2斤,搁现在简直白送。
宋朝地盘小,耕地比唐朝少多了,但人家手工业和贸易玩得溜,陶瓷、纺织、造纸、造船,样样都行。带动了航运和国际贸易,朝廷还专门设了市舶司管海外贸易。广东福建老外扎堆,海上丝绸之路都走出了新高度。福建蒲家,阿拉伯来的移民,蒲寿庚甚至能影响南宋的命运。后来南海一号沉船挖出来,里面的瓷器、香料堆成山,才知道宋朝人得多能赚钱。

其次,唐朝“国库鼓”,宋朝“百姓腰包鼓”。
唐朝的富,是“国家富”,万国来朝那排场,一看就是帝国强盛的底气。宋朝其实财政收入比唐朝高多了,但花钱的地方也多,经常不够花。不过宋朝对民间经济松手,老百姓日子过得滋润,但国家一有事,就容易虚。所以“国强”和“民富”哪个重要?看看唐宋,再看看现在有些国家,真该琢磨琢磨——外面有狼的时候,“国强”可比“民富”重要多了!
政治:唐朝“拼爹”,宋朝“拼本事”

唐朝刚开国时,门阀那帮老牌贵族被打压了,但他们的根子还在,整个唐朝都受这影响。虽然也搞科举,给平民开了条当官的路,但门第差别还是大,平民想进核心圈太难了。翻开唐史,李、杨、崔、卢、郑、赵,这些姓天天蹦出来。豪门一坐大,皇权就弱,中唐以后只能拉宦官当盟友,结果宦官专权、藩镇割据,俩毒瘤把唐朝坑惨了。
宋朝就彻底不一样了,科举搞得更完善,“文官治国”是真落地了。从宋朝开始,“读书做官”才真成了普通人的出路。家族势力想当官?没门!官场上“百家争鸣”,士庶那道沟基本填平了,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真不是吹的。可人一多,官就多,党争也来了,最后吵吵闹闹把北宋给坑了。

军事:唐朝“横着走”,宋朝“天天防着”
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心腹大患,汉朝打匈奴差点掏空国库,西晋直接亡于匈奴。可突厥那么牛,在大唐面前根本不够看,为啥?不是突厥不行,是大唐军事实力太猛了。

“万国来朝”和“被瓜分”就差一口气!老外跑来中国,不就为个“利”字?你拳头硬,人家按你规矩来;你拳头软,人家就抢你东西还让你按他规矩来。大唐拳头硬,所以万国来朝;宋朝拳头软,契丹、女真来了就抢,还逼宋朝叫爸爸。
古今都一样,这事真得小心,再小心!

思想:唐朝“啥都敢玩”,宋朝“讲规矩讲多了”
唐朝那开放程度,放现在都惊掉下巴。女性地位高得离谱,再婚、养情人在上层社会正常得很,甚至有吃软饭的男人。武则天能当皇帝,跟这社会分不开。对外国人也特包容,简直就是“移民国家”,老外来了能定居,还能当官,没人歧视。日本人阿倍仲麻吕、高句丽人高仙芝、粟特人安禄山、铁勒人仆固怀恩、契丹人李光弼,都在大唐当过大官。宗教也百花齐放,佛教、道教、伊斯兰教、景教,啥都能进来。

宋朝就不一样了,程朱理学一上来,礼教就成了紧箍咒,从脑袋到脚都得按规矩来。思想文化被禁锢,学术到生活都按儒家模板来,死板得很。
说真的,唐朝就像个愣头青小伙子,有冲劲、有霸气,但也带匪气;宋朝呢,像事业有成的中年人,稳重、典雅,但又有点暮气。就这短短53年,五代十国一折腾,整个社会的味儿都变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