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寨生擒哈秘赤-王良鞭打三太子-西洋记第六十四回
西洋记,,全称,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,,又名,三宝太监西洋记,三宝开港西洋记,等,是明代罗懋登所著长篇神魔小说,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,1597,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...
《西洋记》,全名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,也叫《三宝太监西洋记》《三宝开港西洋记》啥的,是明代罗懋登写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,万历二十五年(1597年)成的书。全书二十卷一百回,讲的就是郑和下西洋那事儿,说永乐年间郑和挂印西征,王景宏当副手,一共平服了三十九国。前十四回说的是碧峰长老出家、降魔,还跟张天师斗法。从十五回开始才写郑和下西洋,靠着碧峰长老和张天师帮忙,一路斩妖除魔,把那些国家都给镇住了。不过这故事情节挺荒诞的,文字也一般般,没啥文采。
第六十四回 王良鞭打三太子 水寨生擒哈秘赤
诗曰:
阴风猎猎满旌竿,白草飕飕剑戟攒。
九姓羌胡随汉节,六州蕃落从戎鞍。
霜中入塞雕弓响,月下翻营玉帐寒。
今日路旁谁不指?穰苴门户惯登坛。
话说三太子听见南船上的人都在打呼噜,睡得死沉的,心里一乐:“这是老天爷帮我啊,这大功算是成了!”赶紧让人开船。番兵们得了令,呼啦啦就把船开过去了。眼看快到跟前了,只听“呜——”的一声牛角喇叭响,南船上同时放起了火箭、火枪、火药,一股脑儿全往这边招呼。奇怪的是,火苗倒是呼呼往外窜,南船愣是一点没烧着。三太子有点懵:“不对啊,南朝的船不都是木头做的吗?木头船咋烧不着呢?”他让人把所有火具都使出来,这下火势可大了,海面上全红了,跟白天似的。三太子拍着大腿说:“这回肯定烧着他们了!”哪知道天师坐在朝元阁上,披头散发,拿着宝剑,踏着罡步。刚开始火小还不怕,后来火势冲天,把天师惹毛了,他“啪”地一下敲令牌,大喊:“风伯何在?”呼啦一阵狂风刮过去,火反倒烧到他们自己海鳅船上了。天师又敲一下令牌:“雨师何在!”哗啦一阵暴雨浇下来,火全给浇灭了。三太子看着这风这雨,气得直跺脚:“哎哟喂!这风是南朝带来的吧?我西洋海上哪有这么乖的风?这雨也是南朝带来的吧?我西洋海上哪有这么乖的雨?”没办法,只好收拾残船回去。回去一查,烧坏了七只,浪打坏了八只。三太子傻眼了:“倒好,自家船倒烧得七零八落了!”这就叫:周瑜妙算高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再说宝船上半夜三更,大伙儿都睡得正香,突然听见一片喊杀声,接着火就起来了,全吓了一跳。五营大都督在岸上传更,准备陆战;四哨副都督在船上传更,准备水战。一会儿火起来了,一会儿火势更猛,烧天烧地的,海面都红了。大伙儿吓得心惊胆战,一点办法没有,都以为这船保不住了。没想到突然“呼啦”一阵狂风,“哗啦”一阵暴雨,火一下子就给扑灭了,连火星子都没剩。船上的人都嘀咕:“船上有老天爷保佑啊!”第二天早上,两位元帅升帐,召集大小将领。天师和国师都来了。元帅迎上去说:“昨晚可把咱们吓坏了,两位老师知道不?”国师说:“我从昨天早上就吓,一直吓到现在。”天师说:“我吓了一晚上,刚才才缓过来。”元帅问:“那两位老师怎么先知道?”国师就把昨天送帖子的事说了一遍,天师就把昨晚做法的事说了一遍。两位元帅一听,大吃一惊,赶紧给天师和国师作揖:“多亏两位老师做主,不然我们都成灰了。”国师说:“小事一桩,不值一提。”天师说:“这是我该做的,不用谢。”元帅说:“这帮番奴肯定还有后招。”国师说:“那就防着点。”元帅说:“有理。”立刻传令五营大都督,旱寨早晚小心;传令四哨副都督,水寨早晚小心;又传令两个水军头目:左巡哨百户刘英、右巡哨百户张盖,带五十只哨船,先去探路,有紧急情况赶紧报告;又传令南京江淮卫把总梁臣、济川卫把总姚天锡,各带一百五十只战船、一百五十名水兵,在进口二十里处扎寨,形成犄角之势,防着三太子水攻;又传令右先锋刘荫、应袭王良,带三千精兵打接天关,限期拿下;又传令狼牙棒张柏,带三千精兵前后策应。将领们得了令,各自分头去了。
再说三太子乘兴而来,败兴而归。哈里虎迎上来说:“太子,您这大功怎么让风雨给搅黄了?”三太子说:“不光咱们吃亏,父王肯定不高兴。”哈里虎说:“既然父王不高兴,咱们去跟他说说。”两人去见国王,国王问:“昨晚战况如何?”三太子说:“我的主意本来不错,可那金长老、张真人太厉害了,半路给搅黄了。”番王说:“我烦得很啊!南兵本来就厉害,还打到我地盘上了,怎么让他们退回去?再加上那俩长老、真人弄法术,终究是麻烦事。”哈里虎说:“大王别担心!太子武艺不比南将差,昨晚虽然没烧着南船,但他们肯定吓坏了。我不才,愿和太子一起,打退这帮贼兵,保住江山。求大王宽心!”国王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背说:“你是我的亲信,要和太子同心协力,保住社稷,子子孙孙都有富贵。”哈里虎说:“我忠心耿耿,不敢偷懒。”
话没说完,小番来报:“南兵派了两员大将,带了好几万兵,把接天关围得铁桶似的,特地来报告。”三太子一听接天关被围,立马站起来,哈里虎说:“太子别亲自去,末将带兵下去。”三太子说:“我一个人不行,咱俩一起去。”国王不放心,叮嘱又叮嘱:“凡事小心,别轻敌。”
话没说完,又一个小番来报:“接天关东水门外,好多战船在攻打水门,没人守着,怕出事,特地来报告。”国王一听,吓得直哆嗦:“南兵水陆并进,这可怎么办?”三太子说:“父王是一国之主,别慌。您一慌,百姓跟着慌,士兵就没斗志,这不是把国家送给敌人吗?”国王说:“我不是慌,是敌兵太强,得想办法。”三太子说:“我有主意。”国王问:“什么主意?”三太子说:“这就跟治病一样,缓了治本,急了治标。现在水门南兵分散,行动慢,可以先拖着;关外南兵集中,势头猛,再拖就晚了。”国王说:“兵势是这样,那你怎么安排?”三太子说:“我自有安排。水门让水军酋长哈秘赤、副总管沙漠咖各带一百只船守着,别出来。南兵耗久了自己就垮了,这是以逸待劳。他们长翅膀也飞不进来。”国王问:“关外呢?”三太子说:“关外得我和驸马亲自打仗。靠着父王的福气,凭我的本事,要么抓他们两个将领,要么杀他们两个。到时候趁胜追击,势如破竹,水门的将领也能一锅端。”说完他“啪”地折断一根令箭:“我这趟要是输了半点锐气,就不是人,跟这令箭一样!”番王看三太子英姿飒飒,杀气腾腾,安排得井井有条,心里很高兴:“去吧,凡事小心。”哈秘赤、沙漠咖各带水兵船只,守住水门,不出战。
盘龙三太子和哈驸马打开关门,把番兵一字排开,骑着马冲出阵来。只见南阵上鼓声一响,冲出一员右先锋,身高一丈,胳膊粗,回子鼻,铜铃眼,骑一匹五明千里马,使一杆绣凤雁翎刀。三太子一看,心里也喝彩,大喊:“来者何人?”右先锋说:“我是大明国钦差征西右先锋威武大将军刘荫!你是谁?”三太子哈哈大笑:“我是金眼国国王亲生的盘龙三太子!你在我这儿一个多月,没听过我的大名?”刘先锋大骂:“小番奴!敢戏弄我!你算什么三太子?敢在长辈面前撒野!”举起刀就砍,刀光像柳花一样飞过去。三太子不慌不忙,舞着双刀,招招架住。两人一来一往,正杀得热闹。突然南阵上鼓声又响,斜刺里冲出一员大将,骑一匹流金瓢马,使一杆丈八长枪,是应袭公子王良,大喊:“小狗奴!敢无礼?”一枪就刺过来。三太子提刀招架,这下三个人杀成一团。
原来刘先锋和王应袭都勇猛无比,两个人又互相配合,有照应,放开手脚要抓这个番官。盘龙三太子虽然有点武艺胆略,但到底一个人打不过两个,心里有点怕,打着打着,露出一个破绽。刘先锋趁机一刀砍过来,三太子赶紧躲,但还是被砍中了马脖子。王应袭看见砍中了马,三太子换马,他冲上去就是一鞭,正好打中三太子左胳膊,打得他眼冒金星,分不清东南西北。那身唐猊铠甲被打得粉碎,还好里面有三层细甲,没完全穿透。三太子一是马坏了,二是带了伤,拨转马就往本阵跑。刘先锋和王应袭像老鹰抓小鸡一样,哪肯放过,一直追到关下。三太子被追得慌了,心里想:“到了关边,我用火箭射他们。”一摸箭囊,空了;一摸弓,也没了。原来换马的时候都掉了。左右空空,把三太子气得暴跳如雷:想跑进关里,没面子;想回来打,又累得气喘,赢不了。
正在气头上,关里“呜”的一声牛角喇叭响,驸马将军哈里虎冲了出来。三太子慌了神,没了主意,哈里虎却清醒得很,知道情况不好,大喊:“太子快进关!”三太子还愣着,哈里虎说:“你想当引线针啊?”三太子这才明白,夹马冲进关里,赶紧关上大门。王应袭说:“这番奴早了一步,不然咱们就拿下这关了!”刘先锋说:“小胜就行,明天再来也不晚。”
第二天,刘先锋说:“当将官的,要斗智不要斗力,这回得用智取。”王应袭说:“听您的。”刘先锋说:“我先出阵,你假装小兵,混在队伍里。等杀得兴起,你偷偷射他一箭,让他躲不及,应声倒地。”王应袭大喜:“这计太妙了!您先上吧。”刘先锋提刀上马,带一队精兵,鼓声一响,列好阵势,等三太子出来使计。原来三太子跑进关里,哈里虎问:“今天怎么不用箭?”三太子说:“马被砍了,换的时候太慌,不知道弓箭哪去了。”哈里虎说:“我有一计,你看怎么样?”三太子问:“什么妙计?”哈里虎说:“太子你火箭百发百中,但对面射箭,对方能躲。依我看,兵不厌诈,明天出阵时,我先上去打,太子你假装小番,站在我马头底下,趁机射他一箭。一箭一个,不就成功了?太子觉得如何?”三太子大喜:“这计太好了,老天爷帮忙啊!”
第二天,关上小番来报:“南将又来打关了。”哈里虎飞身上马,打开关门,带兵冲下去,把番兵也排开。刘先锋大喊:“呸!你是什么人,敢来送死?”哈里虎说:“我是金眼国国王驾下驸马大将军哈里虎!你敢小瞧我?我这八面金楞简打不死你?”刘先锋说:“好大的口气!你回去问问昨天那个番狗,再来也不迟!”哈里虎说:“光说不练,看我的!”说完舞起八面金楞简,像白蟒缠身,乌龙献爪。刘先锋看这番将也有两下子,抖擞精神,举刀就杀,两人杀成一团。王应袭心里想:“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,现在不射更待何时?”悄悄拿起弓,搭上箭,看得准,射得狠,“嗖”的一箭,正中哈里虎左眼,把眼珠子都射穿了。
再说三太子混在哈里虎马头底下,看见南阵射了哈里虎一箭,赶紧拿出弓,搭上火箭,对着放箭的人射回去,“嗖”的一声,正中王应袭的束发冠,头顶立刻腾起火焰。
再说哈里虎射瞎了眼,一把拔出箭头,连眼珠子都带出来了。哈里虎说:“两只眼睛多一只,少一只也行。”抓起来往草地上一扔,不知道扔哪去了。王应袭头上着火,刘先锋大喊:“王公子!王公子!着头火了!”王应袭没办法,夹马跑到百步外,是一条长河。他在马上翻个筋斗,“噗通”跳进河里。俗话说“水火不相容”,人掉水里,火还能烧吗?一个带箭伤,一个带火伤,各自收兵回营。
再说三太子回到关上,眉头紧锁,一脸愁容。哈里虎说:“我瞎了一只眼都不愁,太子你愁什么?”三太子说:“都因为我没本事,害得驸马瞎了一只眼,父王又添了愁。”哈里虎说:“我一只眼算什么,关键是父王的愁得解。”三太子说:“怎么解?”哈里虎说:“有办法。”三太子问:“什么办法?”哈里虎说:“胜败是常事,咱们得反败为胜。南兵今天射了我的眼睛,他们肯定得意洋洋,旱寨里放松警惕。这消息传到水寨,水寨肯定也不防备。咱们守着关,传令给哈秘赤、沙漠咖,让他们带战船,打开水门,杀出去。攻其不备,出其不意,能不胜吗?这不是反败为胜吗?”三太子说:“妙啊!妙啊!”立刻传令给水军酋长照办。
第二天,哈秘赤、沙漠咖带水兵驾着战船,“呜”的一声牛角喇叭响,打开水门,冲出去,把战船排成一长条,像长蛇一样。哈秘赤站在船头大喊:“南朝哪个蛮子敢挡我?”他以为南船没准备,哪知道早有巡哨百户刘英、张盖飞快来报:“番船出关,排成一字,番官叫骂,态度嚣张。”姚、梁两个把总不敢怠慢,立刻传令摆开船只,点齐水兵。梁臣说:“今天这仗,番兵擅长水战,不能小看。”姚天锡说:“依我看,番兵未必擅长。”梁臣问:“怎么说?”姚天锡说:“他们把战船排成一长条,首尾不能相救,看得出不擅长。”梁臣说:“长蛇阵自古就有,不能说不好。关键是咱们得破阵。怎么破?他们的船有头有尾,咱们也分开。你带你的船兵攻头,我带我的船兵攻尾,让他们头顾不上尾,尾顾不上头。再传令两个巡哨百户,带精兵冲断他们中间。一条蛇三面受伤,还能活吗?这不是破敌之计吗?”姚天锡说:“将军高见,这番狗跑不了了!”立刻传令给巡哨官,开船!梁臣带一百五十只船、五百名水兵直冲船头,姚天锡带一百五十只船、五百名水兵截住船尾,二话不说就杀起来。你一枪我一刀,你一棍我一锤,两边的船像山一样稳,士兵跑得像马一样快。
杀得正起劲,巡哨百户刘英,是个足智多谋的人,坐在哨船上,突然心生一计。他让二十五只哨船停在水宽的地方,叫出船上二百五十多名会水的士兵,每人发两束芦柴或乱茅,一会儿就发完了。又让他们偷偷把草把安在番船舵上。番船上的士兵都不知道,番将更不知道。
刘英吩咐放号炮。一声炮响,二十五只战船冲过去,拦腰就是一“划”——不是刀枪,是火箭、火铳、火包。炮声还没停,又一声炮响,另二十五只战船又冲过去,拦腰又是一“划”,还是火箭火铳。梁把总看见中间起火,立刻传令,火箭火铳一齐冲过去。姚把总看见船头起火,也传令,火箭火铳一齐冲过去。四面八方都是南船,南船来去如飞。
那番船架不住这么多火器攻打,想跑,舵往东推推不动,往西推也不动。舵工急得跳脚:“苦啊!苦啊!”哈秘赤看见船不动,气得一刀砍死一个舵工,两刀砍死两个,到第三个,舵工求饶:“可怜见,别枉杀好人!”哈秘虎问:“怎么枉杀?”舵工说:“船上的舵平白推不动,不关我的事。”哈秘赤自己去推,果然不动。他一拍大腿:“肯定是和尚道士下了魇符,魇住船了!”哪知道是刘百户把草把塞住了舵眼!他想转身去厮杀,南船已经靠过来了。刘百户驾着小船靠近,离番船一丈多远,他拖着长枪,双脚一跳,跳上了番船。哈秘赤一看不好,想躲进船舱,被刘百户一枪戳中左腿,跌倒在船上。姚、梁两个把总看见刘百户立了头功,也冲上番船,把哈秘赤活捉了。沙漠咖看见哈秘赤被捉,没了主意:想打,打不过;想跑,舵又动不了。一慌,跳进水里。姚把总冲过去大喊:“番狗哪里走!”一刀挥去,砍成两段。可怜沙漠咖死在刀下,上半截在船上,下半截掉水里,喂鲨鱼了。两个番将一个被活捉,一个被砍死,其余番兵哪还抵挡得住,捉的捉,杀的杀。只有几个会水的番兵跳下水,往岸上跑。这一阵活捉一个将官,砍死一个将官,缴获三百只海鳅船,杀死的、活捉的数不清。这一阵算大功一件。
再说张百户拦腰一“划”,又去水门巡哨,怕里面有人策应。巡哨回来,听说刘百户立了大功,叹了两口气:“我和刘某都是一样的官,一样的巡哨,他立了这么大功,我一点功劳没有,怎么去见两位元帅?”立刻带那二百五十名士兵,埋伏在草坡底下,只要水里爬上岸的残兵败卒,一手一个,两手一双,全抓起来,送到帅府。
再说梁把总押着哈秘赤上来,姚把总提着沙漠咖的头,刘百户押着好多活捉的番兵,张百户押着好多残兵败卒,都来献功。两位元帅大喜,按功劳行赏,把刘百户塞舵眼的功劳记在第一,其余的各有赏赐。赏赐完了,元帅吩咐把哈秘赤推下去砍头。一会儿推人,一会儿献头。元帅吩咐把两个番将的头挂在两根竿子上,号令关上:“凡是顽抗的,就是这个下场!”号令完了,又吩咐把所有番兵全砍头。
王爷说:“我有一句话想说。”老爷问:“什么话?愿闻。”王爷说:“番兵蠢得像羊狗,杀了确实不可惜!但那些不投降就打仗的,是番王、三太子、哈里虎这些人,他们是奉命行事,不敢不听。杀了他们觉得冤枉,挺可怜的!不如放他们回去,传话给番王,让他早点归顺。这能体现咱们中国的仁德,显得咱们大度。老公公觉得怎么样?”老爷听了这话,连点头:“王老先生说得对!”立刻叫刀斧手解开番兵的绳子,让他们跪到帐下,吩咐说:“你们抗拒天兵,王法军法都不能饶。本该砍了你们,割了你们脖子,挂在国里示众。但念你们都是天地间的生灵,我心里不忍,今天特地饶你们不死,放你们回去。你们回去告诉番王,让他早点归顺。什么传国玉玺,有就早点献上来,算他的功劳;没有也该写个表章,别执迷不悟。再执迷不悟,我明天攻破他的城池,杀得寸草不留!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。而且你们家里都有父母妻子,各自回去过日子,别再助纣为虐。这次抓住你们,不会再放了。明白吗?”
这些番兵一是得了命,二是元帅的话说得恳切。你看他们一个个眼泪直流,磕了二三十个头,说:“我们被抓的,本来以为必死无疑。今天蒙天星爷爷饶命,从今以后,天星爷爷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,我们就是天星爷爷的子子孙孙。我们回去一定把天星老爷的话,一句句说给番王听。他要早点归顺,两家都好;他要不听,我们肯定各自寻死,再也不敢反戈一击。只是没法报答天星爷爷的活命之恩!”话没说完,又一起哭起来。元帅说:“别哭了,都起来。”又吩咐军政司每人赏他们一顿酒饭压惊。番兵们一哄而散。
毕竟这些番兵传话给番王没有?番王到底肯不肯归顺?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