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未曾谋面却惺惺相惜的两位皇帝-康熙与路易十四 (未曾谋面却感温暖句子)

康熙与路易十四一个是大清皇帝,一个是法国君主,未曾谋面却为何互生好感?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,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,给大家一个参考,当西方科技发展时,东方有位君主对此颇有兴趣,还请了来华...

admin

康熙和路易十四,一个在紫禁城,一个在凡尔赛宫,俩人这辈子都没见过面,咋就互相挺有好感呢?这事儿还挺有意思的,咱今天就聊聊这俩“异地君主”的奇妙缘分。

西方科技发展那会儿,东方正好有位君主对这玩意儿特感兴趣,还把来华的传教士请来教他数学、物理这些学科。就这么着,传教士成了“中间人”,中西方文化也算另类交流上了。

康熙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个高寿皇帝,小时候就登基,但治国一套一套的,平内乱、扩疆域,几十年下来,清朝又搞得挺旺。

康熙也不是那种死读经史的,他对世界天然好奇。后来接触了几个欧洲传教士,发现数学、物理、天文这些挺有意思,干脆就让南怀仁当了他的数学老师。

康熙这人挺务实,眼瞅着自己的官员在历法上输给了汤若望,琢磨着得学数学才行。皇帝这么好学,传教士们觉得了不得,赶紧写信给罗马教廷,说快多派人来吧,这皇帝太开明了!

未曾谋面却惺惺相惜的两位皇帝-康熙与路易十四 (未曾谋面却感温暖句子)(图1)

传教士早不是第一次在欧洲夸康熙了,虽然信在欧洲反响挺大,但真动手的只有路易十四。可能俩人有点像吧,都是小时候就当皇帝,都喜欢文化艺术,更关键的是,国家都在他们手里变强了。

不过有一点康熙没有:路易十四当时被当成奇迹,因为他爸妈结婚23年没孩子,他自己又比儿子、大孙子都活得久,最后继位的是重孙路易十五。

路易十四对中国文化有点不一样的执念,别人热衷中国瓷器,他却更喜欢中国式家具,连给情妇建的特里亚农宫,都模仿中国建筑风格。后来他决定派传教士去中国,还准备了礼物,都是康熙喜欢的,比如欧洲最先进的天文仪器、数学仪器这些。

1685年3月3日,路易十四派了六个人出发,这一走可够久的,1687年7月23日才到浙江宁波,其中一个还被泰国国王扣下了。第二年2月7日,剩下的五人到了北京,准备见康熙。康熙对这些传教士的到来,高兴得很。

康熙让他们在中国自由传教,还让张诚、白晋当科学顾问。他们不光给康熙讲天文,甚至讲人体解剖,康熙的疟疾就是他们带来的金鸡纳霜治好的。1708年,张诚他们建议用经纬度画地图。

那时候中俄边境有纠纷,张诚还参与了谈判。他觉得中国原来的绘图技术太落后,不精准。结果用了10年,法国传教士和中国官员一起搞出了《皇舆全图》,当时可是亚洲最高水平。

未曾谋面却惺惺相惜的两位皇帝-康熙与路易十四 (未曾谋面却感温暖句子)(图1)

那会儿这些法国传教士和康熙处得挺好,康熙的好学让他们佩服,写信给路易十四时,直接把康熙夸成“法国之外的另一个伟大人物”。

康熙和这些传教士处久了,对欧洲好感也多了,让法国再派传教士来。有意思的是,白晋明明是路易十四派来的,康熙却让他当中国特使。白晋回法国时,康熙给路易十四准备了300多卷中文书,当时全法国才23册汉文书。

白晋还写了本《康熙帝传》,讲他和康熙接触的事,里面说:“康熙不光关心西方科学文化,还爱听他们讲路易十四的伟大成就。”说白了,这书就是借着夸康熙,捧自己的国王路易十四。

传教士也有自己的小九九,他们需要国家财政支持。路易十四收到礼物,听完康熙的事挺高兴,决定再派传教士来中国,还给了白晋1万法郎给康熙买礼物。1699年,白晋带着15个耶稣会士又来了中国。

后来路易十四还写了亲笔信,可惜没发出去,一直锁在宫廷档案里。康熙和路易十四,靠传教士当“媒人”,互相“认识”了,虽然没见过面,但中法交流一点没耽误,中国文化还在欧洲火了好几百年。

未曾谋面却惺惺相惜的两位皇帝-康熙与路易十四 (未曾谋面却感温暖句子)(图1)

法国学者维吉尔·比诺说过:“翻18世纪法国思想家、经济学家的书、游记或者报刊,会发现中国的名字出现得多频繁,夸的话也一箩筐。”

不过康熙后来的子孙没继承他对科学的热爱,不然结局能那么惨?再早的王朝,鼎盛时都有科技撑着,不发展就落后,落后就得挨打。不管康熙还是路易十四,都是那个时代的牛人,也只有他们愿意通过各种方式交流,促进本国发展,搞出一番盛世。


上一篇: 玛丽·安托瓦内特-花光国库将自己送上断头台-赤字皇后 (玛丽·安托瓦奈特) 下一篇:他为什么一直不洗澡-揭秘路易十四的个人卫生问题 (他为什么一直单身 电视剧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