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逝世 (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)
历史上的今天,在76年前的今天,1944年12月30日,农历1944年11月16日,,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逝世,1866年罗曼·罗兰出生在法国,小的时候他身体很弱,但他的心灵却有非凡的敏感,莫扎特、贝多...
76年前的今天,1944年12月30日,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走了。

1866年,罗曼·罗兰出生在法国。小时候他身体不太好,但心特别细,莫扎特、贝多芬的音乐一响,他就听入迷了,莎士比亚的剧本对他来说,简直像有魔法似的。1889年,他从高等师范毕业,公费去了罗马学历史。1892年回国后,在巴黎几所中学和大学教音乐史。90年代中期,德雷福斯事件闹得挺大,本来挺信个人主义的他,不知不觉就被社会主义思想吸引了。
他刚开始搞文学,主要写历史戏剧。他觉得戏剧最能直接打动人,是最有效的宣传手段。他的“革命戏剧”都是写19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,像《群狼》这样的,一共写了4部。当时他觉得资产阶级的精神道德太堕落了,想用共和时代的火,把民族的英雄主义和信仰重新点起来。
他还想搞个“人民戏剧”,不是给少数人玩的,是给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。为此他还写了论文,凑成《人民戏剧》这本书。结果资产阶级根本不买账,还骂他。这让他更觉得,被自私腐蚀的资产阶级社会空气,脏得要命。“打开窗子!让自由的空气进来!呼吸英雄的气息!”他当时就这么喊着。
他的第一部小说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,把他前期世界观的好和坏都写进去了。一方面,他狠狠揭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底,写了德国、法国、瑞士、意大利这些国家的真实情况,借克利斯朵夫的经历,控诉了资产阶级怎么摧残艺术人才。另一方面,克利斯朵夫还是不懂群众,最后躲进孤独里自傲,居然还跟敌人握手言和,跟现实妥协了。
1914年一战爆发,他当时在瑞士。这位和平主义者、人道主义者看着战争,心里别提多难受了。9月,他写了《致霍普曼的公开信》,骂那个德国作家给帝国主义战争当帮凶。后来又写了一堆反战文章,揭露战争的罪恶,最后编成《超脱于混战之上》这本集子。30年代,他挺进步的,当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,支持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,还去巴黎参加和平大会。1944年12月30日,这位为祖国和世界未来奋斗了一辈子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,罗曼·罗兰,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