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的社会福利有多完善-近代福利制度在宋朝逐渐完备 (当时的社会福利有哪些)
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朝福利,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,宋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朝代,这是因为这个朝代不仅最像现代,也是因为它非常多姿多彩,虽然宋朝疆域局促,但是它所创造的经济、文化成就可...
宋朝的福利,估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,今天就来唠唠这个事儿。
宋朝这朝代吧,在中国历史上真挺奇特的,不光因为它的社会样儿最像现代,还因为它太多姿多彩了。虽然疆域不算大,但经济、文化成就那真是历史顶流。现代市民社会其实就从宋朝开始的,近代福利制度的雏形,那时候也慢慢成型了。那宋朝的福利到底有多完善?说不定近代福利国家的老祖宗就是它呢!

先说说宋朝都有哪些福利政策。
古人一直有个理想,叫天下大同。《礼记》里说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……大概意思就是,人不光孝顺自家老人,不光疼自家孩子,让老人能安享晚年,壮年有活儿干,小孩能好好长大,那些鳏寡孤独、残疾的人都能被照顾到,男人有份事儿做,女人有归宿。东西别浪费在地上,不用非得藏自己家;力气别不出使,不用非为了自己。这样没人坑蒙拐骗,没人偷鸡摸狗,晚上睡觉都不用锁门,这就是大同。
宋朝朝廷是文官当道,读书人的理想他们可没忘,为了实现这个大同,朝廷整了些福利政策。

1、漏泽园
第一个叫漏泽园,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公墓,但那时候不收钱,不像现在,好点的墓地价格都能买套大房子了。古人死后不像现在火化,基本是薄皮棺材一埋,听天由命。要是死在外地,不被野狗叼走就算运气好。这漏泽园就是官办的,不管穷人没钱埋,还是外地人死了没人埋,官府都给你好好安葬,入土为安。

2、安济坊
第二个是安济坊。《宋史》里记载,崇宁元年朝廷设安济坊,专门养那些贫病交加的人,后来各郡县都得设。其实就是官办的免费医院,专门给家里穷看不起病的。官府雇大夫,看病吃药的钱都是官家出。不过得注意,安济坊可不是全民免费,你要不是穷得实在治不起,可不管你。

3、居养院
第三个是居养院,跟现在的养老院差不多,但收的人更广,鳏寡孤独这些没法自己活着的,官府都养着。没房住给房,没吃的每月发米豆,生病了去安济坊治,不幸死了,还能埋进漏泽园。

4、婴儿局
第四个是婴儿局,相当于现在的福利院,主要收被扔掉的孩子。宋朝人虽然能生,但税收制度决定孩子越多税越重,有些家庭养不起就扔了,狠心的直接溺死。这风气太普遍,官府不得不出手。一方面免了“身丁钱”,另一方面穷家庭实在养不起,官府给钱养孩子。被扔的孩子,官府专门机构收着,到了年纪还送他们去读书。
再说说这些福利政策的好与坏。
宋朝的福利政策放当时,绝对是世界一流。但福利制度这东西,向来有利有弊。一方面,朝廷稳住了局面,社会更安定,读书人的大同理想也算往前迈了一步,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;另一方面,被“养”着的人多了,财政压力也大,甚至养了些好吃懒做的,大部分人其实根本沾不上光。

就跟现在的福利国家似的,光维持这些福利,财政就得搭进去不少。那些出钱的纳税人,心里多少也有点不平衡。不过,作为一次有益的尝试,宋朝的福利制度对现在咱们的福利建设,还是能有不少借鉴的。毕竟财政是国之重器,怎么用,怎么给老百姓谋福利,这事儿一直值得琢磨。最后能弄个财政兜底,再加上民间资本补充的社会福利体系,估计才是更长远的目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