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骘怎么读-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的历史事迹 (步骘怎么读)
步骘,zhì,?—247年,,字子山,临淮淮阴,今江苏淮阴西北,人,三国时期孙吴重臣,步骘最初避难江东,于孙权统事后,被召为主记,后游历吴地,又任海盐县长,还任东曹掾,出领鄱阳太守,建安十五年,210...
步骘(zhì)(?—247年),字子山。临淮淮阴(今江苏淮阴西北)人。三国时孙吴的重臣。
步骘最初跑到江东避难,孙权掌事后,他被召去做了主记。后来又在吴地到处走走,当过海盐县长,还做过东曹掾,后来外放鄱阳太守。建安十五年(210年),他转任交州刺史、立武中郎将,带着军队去接管交州,没多久又被追拜为使持节、征南中郎将。第二年,因为平定交州有功,加了平戎将军,封了广信侯。再后来升了右将军、左护军,改封临湘侯。孙权称帝后,拜他为骠骑将军,领冀州牧,后来冀州分给蜀汉了,这官职也就解除了。他又去都督西陵。赤乌九年(246年),接替陆逊当了丞相。第二年,步骘就去世了。
他在西陵守了二十年,连曹魏边境的将士都挺敬重他的威信。这人性格宽和,很得人心,喜怒不形于色,对内对外都特别恭敬。
避难江东
话说回来,步骘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周代晋国大夫杨食,因为采邑在“步”这个地方,后代就姓步了。后来步氏里出了个孔子弟子,叫步叔乘,字子车。秦汉那会儿,步氏还有人当将军,封了淮阴侯,步家就成了淮阴的大族。孙权的步夫人,其实和步骘是一个族的。
汉末天下乱,步骘跑到江东避难,日子过得挺苦。后来认识了同龄的广陵人卫旌,两人白天一起种瓜自个儿养活自个儿,晚上就拼命啃书。步骘啥书都看,学问底子厚,性格也宽和沉稳,能放下面子,受得了委屈。
会稽那儿有个叫焦矫的豪强,当过征羌令,人都叫他焦征羌。他手下的门客特别横,在当地作威作福。步骘和卫旌在他地盘上谋生,怕被欺负,就带着名帖和瓜果去拜访焦矫。结果到人家府上,焦矫正屋里睡觉,俩人只能在门口等着。等了好久,卫旌不耐烦了,想走,步骘拦住他:“咱们来就是怕他势力大,现在见不着人就走,摆清高?这不是结仇吗?”又等了半天,焦矫才开窗看见他们,让人在外面铺席子,让他们坐外面,自个儿却在屋里帷幔后坐着。卫旌觉得特丢脸,步骘却跟没事人一样。吃饭的时候,焦矫自己大案上堆满好菜,给步骘用小盘盛饭,卫旌那边只有几根青菜。卫旌气得吃不下,步骘倒是把饭菜都吃了。走后卫旌骂他:“你怎么能受这气?”步骘说:“咱们本来身份低,主人拿低贱的礼待咱们,不是应该的吗?有啥好丢脸的?”
游历吴中
建安五年(200年),孙权被曹操封为讨虏将军,步骘就跟着他,做了主记。一年多后,他辞了官,和诸葛瑾、严畯这些人一起在吴中各地走走,名声慢慢传开了,成了当时公认的才俊。再后来,他当过海盐县长。建安十四年(209年),刘备上表让孙权代理车骑将军、领徐州牧,孙权就任命步骘为车骑将军东曹掾,还兼任徐州治中从事,还举他为茂才。
稳定交州
建安十五年(210年),步骘被任命为鄱阳太守。那时候交州太偏远了,不好管,前面几任刺史要么逃了要么被杀了。刘表在荆州时派赖恭当交州刺史,吴巨当苍梧太守,结果两人闹翻,吴巨把赖恭赶到零陵,赖恭只好向孙权求救。孙权就让步骘当交州刺史、立武中郎将,带着一千多号人南下接管交州。建安十六年(211年),孙权又给他加了个使持节、征南中郎将的头衔。步骘到任后,苍梧太守吴巨不听调遣,还心怀鬼胎,步骘就设计把他给杀了,这一下威名远扬,交趾太守士燮带着兄弟都来归附。当时张津以前的部下还在各地割据,步骘一个个收拾了,交州才算稳下来,法令也能执行了。后来益州郡的雍闿杀了刘备派的太守正昂,通过士燮表示要投降孙权,步骘接纳了他,因此被封为平戎将军,广信侯。
平定叛乱
延康元年(220年),孙权让吕岱接了步骘的交州刺史,步骘就带着一万交州义士去了长沙。正好赶上刘备打过来,武陵的百越也跟着蜀汉起哄,孙权就让步骘驻守益阳。后来刘备被陆逊在夷陵打败了,但零陵、桂阳这些郡还是不安生,步骘又领兵去平定了。
位高权重
黄武二年(223年),步骘升了右将军、左护军,改封临湘侯。黄武五年(226年),他拿到了符节,驻扎在沤口。黄龙元年(229年),孙权在武昌称帝,封步骘为骠骑将军,还让他遥领冀州牧(其实冀州在魏国手里,就是个虚衔)。同年,他接替陆逊都督西陵,镇守吴蜀边境。蜀汉派卫尉陈震来祝贺孙权称帝,孙权就和蜀汉约好平分天下,豫、青、徐、幽四州归吴,兖、冀、并三州归蜀,因为冀州划给了蜀汉,步骘的冀州牧也就解除了。后来孙权迁都建业,留下太子孙登和陆逊守武昌。孙登写信给步骘请教,步骘就把当时荆州的重要官员,像诸葛瑾、陆逊、朱然、程普、潘濬这些人列出来,一个个分析他们的品行才能,还上疏让孙登多信任重用这些人。
匡救贤良
后来孙权特别信任一个叫吕壹的酷吏,让他管监察、审案子。吕壹没事就翻官员的公文,鸡蛋里挑骨头,稍微有点问题就诬陷人家重罪,还滥用酷刑,弹劾了不少好人,连孙权的女婿朱据、丞相顾雍都被他诬陷过,软禁起来。步骘对此气得不行,多次上书劝谏。后来典军吏刘助找到证据证明朱据无罪,揭穿了吕壹的把戏。在步骘、潘濬这些人施压下,孙权总算醒悟,杀了吕壹,还派中书郎袁礼去安抚步骘。步骘前后上了几十道疏,推荐被埋没的人才,给冤枉的官员说话,孙权虽然没全听,但确实因为他的劝谏改了不少错。
二宫之争
赤乌五年(242年),太子孙登去世,孙权立孙和为太子,孙霸为鲁王。鲁王孙霸得宠,野心就起来了,在全寄、杨竺这些人撺掇下,想废太子夺位,闹出了“二宫之争”。孙权没及时处理,这事儿越闹越大,文武官员都分成了两派:陆逊、顾谭、朱据他们支持太子,步骘则和吕岱、全琮他们依附鲁王,两派斗得差点让吴国出乱子。
赤乌七年(244年),曹魏司马懿带兵打到了舒城,又退回去了。步骘听说蜀汉的蒋琬没趁机出兵攻魏,反而回了成都附近的涪县,还听说蜀汉一直在造船修城,就担心蜀汉要背弃盟约打吴国,和朱然一起上表让孙权防着点。但孙权觉得蜀汉不可能这么干,后来证明步骘确实多虑了。
赤乌九年(246年),步骘接替去世的陆逊当了丞相。赤乌十年(247年),步骘去世了,他儿子步协继承了爵位,继续带他的兵,还被封为抚军将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