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明代画家仇英-历代国画代表人物简介 (明代画家仇英画全部真迹)

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,主要指的是画在绢、宣纸、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,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,是用毛笔蘸水、墨、彩作画于绢或纸上,工具和材料有毛笔、墨、国画颜料、宣纸、绢等,题材可分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等...

admin

国画这东西,最早在汉代就有了,主要就是在绢啊、宣纸啊、帛这些上面画好,再装裱成卷轴画。咱中国的传统绘画嘛,用毛笔蘸水、墨、彩在纸或绢上画。工具就毛笔、墨、国画颜料、宣纸、绢这些,题材有人物、山水、花鸟,技法分具象和写意。那今天就来聊聊历代国画里的代表人物,先说说仇英。

仇英,字实父,号十洲,江苏太仓人,后来搬到了苏州(那时候叫吴县)。大概生于1497年(明弘治十年左右),1552年(嘉靖三十一年)走的。他留下的画可不少,比如《汉宫春晓图》、《桃源仙境图》、《赤壁图》、《玉洞仙源图》、《桃村草堂图》、《剑阁图》、《松溪论画图》、《桃花源图》、《仙山楼阁图》、《莲溪渔隐图》、《桐阴清话轴》、《秋江待渡图》这些。

明代画家仇英-历代国画代表人物简介 (明代画家仇英画全部真迹)(图1)

仇英可是明代画坛响当当的人物,跟沈周、文徵明、唐寅一起,后人管他们叫“明四家”,也叫“吴门四家”或者“天门四杰”。沈、文、唐这三位,不光画得好,还爱在画上题诗写文,就画格来说,唐寅和仇英风格比较像。仇英的画上啊,一般就写个名款,尽量少写字,怕破坏画面美感。画史上都说他,简直是追求艺术境界的仙人。

仇英年轻的时候挺不容易,当过漆工、画磁匠,还给人画过房子的彩绘。后来被文徵明夸了几句,才慢慢有了名气。再后来靠卖画过活,周臣挺看好他,就教他画画。仇英临摹宋人的画,那叫一个绝,几乎能乱真,比如他临的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
艺术风格

艺术风格上,仇英啥都画,人物、山水、花鸟、楼阁界画,画法苍秀,构思巧妙,笔墨俊雅,特别擅长临摹。他常照着唐宋名家的稿本画,比如《临宋人画册》和《临萧照高宗中兴瑞应图》,你拿前册跟原作对比,都分不出真假。画法主要跟赵伯驹和南宋“院体”画学的,青绿山水和人物故事画,画得特别准,工细又雅秀,色彩鲜艳,但又含蓄,淡雅清丽,还把文人画喜欢的主题和笔墨趣味融进去了。

画人物更是他的强项,尤其是仕女画,特别重视历史题材,把南宋马和之、元人的技法都学来了,笔力刚健,临摹功夫一流,在粉图黄纸上画,跟原作一模一样。

至于他画仕女,那色彩用得绝了,发翠豪金,综丹缕素,精丽得没话说,跟古人比也不差啥。他最厉害的是用不同的笔法画不同的东西,有的圆转流畅,有的顿挫劲利,既会设色,又擅长白描。人物画得准,概括力强,形象秀美,线条流畅,不像当时那些画那么死板,直追宋人的水平。后来的尤求、禹之鼎,还有清宫的仕女画,都受他影响,成了那个时代仕女美的标杆。后人夸他工笔仕女,刻画细腻,神采飞动,精丽艳逸,绝对是明代画坛的佼佼者。传世作品有《竹林品古》、《汉宫春晓图》卷(配图就是这画的局部)、《供职图》这些。

明代画家仇英-历代国画代表人物简介 (明代画家仇英画全部真迹)(图1)

画山水呢,仇英师法赵伯驹、刘松年,把南宋李唐、刘松年、马远、夏圭的“院体画”传统发扬光大,把前代各家的长处都融会贯通了。既保持了工整精艳的古典味,又添了文雅清新的趣味,形成了工而不板、研而不甜的新风格。他还有水墨画,是从李唐风格变来的,有时候画界画楼阁,画得特别细密。常画上林图,里头的人物、鸟兽、山林、台观、旗辇、军容,都是他回忆着古人的名笔,自己琢磨着画出来的,真是绘事的绝境,艺林里的美事。

艺术作品

仇英的真迹现在可不多见,流传下来的基本都在中国和世界各大博物馆里,市场上几乎找不着真的,大多是后人模仿的,或者市面上那些乱托的假货。他留下的作品有《金谷园图》、《汉宫春晓图》、《右军洗砚》、《职贡图》、《文姬归汉图》、《柳塘渔艇》、《桃村草堂图》、《上林图》、《观瀑图》、《梅石抚琴图》、《秋江待渡图》、《九歌图》、《子虚上林二赋图》、《赤壁赋图》、《桃源仙境图》、《陆羽煎茶图》、《孤山高士图》、《王子献移竹图》、《修禊图》、《郭子仪拜寿图》、《蕉阴结夏图》、《桐阴清话图》、《赵孟頫写经换茶图》、《桃园意境图》等等。

人物评价

仇英跟“吴门四家”里那几位不太一样,别人靠文人画出名,他偏偏是用文人不太待见的工笔画闯出了名堂。而且他几乎没留下书法作品,也没写什么诗词歌赋。出身特别卑微,就是个自学成才的漆工,最后全靠自己努力和才华,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平民出身的画家。


上一篇: 中国画祖-山水画祖之一-三绝-顾恺之-被评价为 (祖国山水国画) 下一篇:宏村古建筑为徽式建筑-中国画里乡村-为何被专家誉为 (宏村的古建筑特色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