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历代国画代表人物简介-五代南唐画家董源 (历代国画代表作品)

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,主要指的是画在绢、宣纸、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,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,是用毛笔蘸水、墨、彩作画于绢或纸上,工具和材料有毛笔、墨、国画颜料、宣纸、绢等,题材可分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等...

admin
国画这词儿,汉代就有了,主要就是在绢、宣纸、帛上画的卷轴画,咱们老祖宗的传统绘画形式,用毛笔蘸水、墨、彩在纸或绢上画。工具嘛,毛笔、墨、国画颜料、宣纸、绢这些,题材分人物、山水、花鸟,技法有具象也有写意。今天就来聊聊历代国画代表人物,先说说董源。 董源,934年生,江西钟陵人,字叔达,五代时候的绘画大师,南派山水画的祖师爷。他和李成、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,南唐国主李璟让他当北苑副使,所以也叫“董北苑”。

他擅长画山水,也画人物、禽兽。山水一开始学荆浩,笔力挺沉雄,后来就画江南的真山实景,不搞那些奇奇怪怪的峭拔笔法。疏林远树,看着平远又幽深,皴法像麻皮一样,后人叫“披麻皴”。山头的苔点画得细密,水色江天,云雾时隐时现,峰峦时出时没,汀渚溪桥,都透着一股子真意。米芾夸他“平淡天真,唐朝都没这种品”。

历代国画代表人物简介-五代南唐画家董源 (历代国画代表作品)(图1)

现在能看到的画有《夏景山口待渡图》《潇湘图》《夏山图》《溪岸图》《平林霁色图卷》这些。

他是五代南唐的绘画大师,一作董元,字叔达,江西钟陵人,自称“江南人”,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时期。后来南唐灭了入了宋,被看作南派山水画的祖师爷。他画山水多用江南真山,不搞奇峭,记载里说他画江南景色“平淡天真,唐朝没这种品”,米芾也夸他“峰峦出没,云雾显晦,不装巧趣,皆得天真”。

五代的《画鉴》里说他山水有两种:一种水墨,疏林远树,平远幽深,山石用披麻皴;一种着色,皴文少,用色浓古,人物穿红青衣,人面也有素色的。两种都是好画。北宋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里也提,他善画,尤其擅长秋岚远景,多写江南真山,不搞奇山峭笔,还说“用笔挺草草,近看几乎不像东西,远看景物就清楚了”。画史上把他、范宽、李成,叫北宋初年的三大家。

历代国画代表人物简介-五代南唐画家董源 (历代国画代表作品)(图1)

据说董源的画特别受南唐中主李璟喜欢。李璟年轻时在庐山修别墅,想把山泉林园的景致都融进去,就让董源画了幅《庐山图》。董源把五老峰、云烟苍松、泉流怪石和别墅都画进去了,李璟看后赞不绝口,挂卧室里天天看,就像住在庐山一样。这能看出他构思多巧,写景多牛。

还有一次下大雪,李璟雅兴大发,叫上群臣登楼摆宴赏雪,还召了董源、高太冲、周文矩他们几个画坛高手。各有所长,高太冲画中主像,周文矩画侍臣乐工,朱澄画楼阁宫殿,董源画雪竹寒林,徐崇嗣画池塘鱼禽。后来《赏雪图》完成了,董源画的雪竹寒林是直接画雪冬景的,他胸有成竹,随手勾画,把积雪压竹、丛林寒瑟的景象画得特别传神。不过这画现在找不到了,只有北宋郭若虚在《图画见闻志》里记了一笔。


上一篇: 明代画家沈周-历代国画代表人物简介 (明代画家沈周简介) 下一篇:中国画祖-山水画祖之一-三绝-顾恺之-被评价为 (祖国山水国画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