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遵生平简介-刘秀为什么对祭遵之死如此哀痛呢 (祭遵读音)
建武九年,33年,春,东汉开国名将祭遵在军中去世,汉光武帝刘秀哀恸不已,亲临吊丧,望棺痛哭,其后每逢朝会,刘秀就会对群臣叨叨叨,叹息曰,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,搞得群臣都,各怀惭惧,,十分惭愧惶...
建武九年(33年)春天,东汉开国名将祭遵在军里去世了。汉光武帝刘秀那叫一个伤心,亲自跑去吊丧,对着棺材就哭得不行。后来每次朝会,刘秀总忍不住提祭遵,唉声叹气地说:“哪儿能再找到像祭征虏这样忧国奉公的臣子啊!”搞得朝会上一提起祭遵,刘秀就唉声叹气,群臣听了都挺不是滋味,一个个脸上挂不住,又惭愧又害怕。

那问题来了,刘秀为啥对祭遵的死这么上心呢?
祭遵是颍阳人,家里有钱,妥妥的富二代。但人家这富二代跟别人不一样,不爱张扬,生活俭朴,整天就知道埋头读书,从来不穿金戴银到处晃悠。
可能就是因为太低调了,颍阳县有个衙吏以为祭遵好欺负,老找他麻烦。结果没想到,平时看着文质彬彬的祭遵,这次直接火了,找了几个朋友把那衙吏给办了。打那以后,颍阳的人才算明白,祭遵这人可不是好惹的软柿子。
地皇四年(公元23年),绿林军拥立刘玄当皇帝,王莽派王寻和大司空王邑凑了四十二万精兵(号称百万),跟刘秀带的绿林军在昆阳干了一仗,这就是后来大家常提的昆阳大战,打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。
昆阳之战后,刘秀带着部队到处攻城略地,路过颍阳的时候,祭遵就跑去投奔他了。刘秀一见祭遵,觉得这人长得精神,挺对胃口,就先让他做了门下吏。后来祭遵跟着刘秀去打河北,当过军市令、刺奸将军、偏将军。建武二年(26年)春天,因为战功被封为征虏将军,还成了颍阳侯。
祭遵跟着刘秀也就十年光景,但战功攒了不少,真刀真枪拼出来的。
建武二年(26年)春天,祭遵和景丹、朱佑、王常他们一起往南打弘农、厌新、柏华那边的蛮族叛军。打仗的时候祭遵中了箭,血流得跟水似的。大家一看祭遵挂彩了,都想往后撤。祭遵哪能干啊,捂着伤口就吼,硬是把大家给拦住了。士兵们一看主将这么拼,也来了劲儿,最后把叛军打得落花流水。第二年春天,祭遵活捉了叛军首领张满,还在杜衍打败了邓奉的弟弟邓终的部队。
建武四年(28年),祭遵带着朱佑、耿弇、刘喜他们一块儿去打张丰。
张丰本来是涿郡太守,迷信道士那一套,被忽悠得以为自己是什么真龙天子,建武三年(27年)十一月就扯旗造反,自封了个无上大将军,还跟彭宠勾结着打幽州牧朱浮。
那时候渔阳郡、涿郡都反了,把北方各州搞得人心惶惶,朱赶紧上书刘秀求救兵。
刘秀本来想自己带兵去,后来被大司徒伏湛拦着,说别亲自去。正好这时候耿弇出了个主意,说先去平定齐地,刘秀一听有道理,就让祭遵带着耿弇、朱祐、刘喜他们去打张丰。
打仗的时候祭遵又冲在最前面,没多久就把张丰给活捉了。
打完张丰,祭遵留在良乡挡着彭宠,一年多里把彭宠的部队打得没脾气,好多人投降了。彭宠死了之后,祭遵又趁机进了渔阳,把那儿给平了。
建武六年(30年)春天,刘秀让祭遵和耿弇、盖延、王常、马武他们,打算从隗嚣的地盘过,从天水去打公孙述。
这时候的隗嚣已经不把刘秀当回事了,找借口不让汉兵过陇山。
祭可不这么想,他说:“隗嚣这小子心里早就没数了,老拖着对他有利,咱们得赶紧打,不然他跟公孙述勾结得更深就麻烦了。”
刘秀最后听了祭遵的,让他当先锋去打隗嚣的部将王元,把王元从陇坁赶到新关,后来又好几次把隗嚣的部队给揍趴下。
刘秀这么伤心,不光因为祭遵能打仗,更因为祭遵这人实在没话说。
祭遵当军市令的时候,出过一件事,特别能看出他的为人。
当时刘秀府里有个亲信犯了法,祭遵知道了,二话不说就把人给杀了。
常言说得好,打狗还得看主人呢。祭遵倒好,直接把刘秀身边的人都给办了,刘秀当时就炸了,下令要抓祭遵。
那时候主簿陈副赶紧劝刘秀:“明公您老说想让军队纪律严明,现在祭遵执法不避亲,这就是在给您立规矩啊!”
刘秀听完,一拍大腿,明白了,不仅没抓祭遵,还跟众将说:“都给我记着祭遵这规矩!我自家的孩子犯法我都杀,更别说你们了。”
祭遵这人还特别廉洁,自己过得跟苦行僧似的,但从不亏待士兵。
他带兵打仗,纪律好得很,到了地界儿,老百姓都不知道有大军驻扎,秋毫无犯,绝不扰民。有赏赐的时候,祭遵一分钱不留,全分给士兵,自己身上没件好衣服,家里没点私产。
更绝的是,祭遵一辈子扑在国事上,连娶妻生子这事儿都给忘了。他哥祭午看他没儿子,就给他买了个小妾,想让他生个娃传宗接代。祭遵倒好,直接拒绝了,说“我这条命都搭国家身上了,哪顾得上生儿育女”。
西汉时候,汉武帝要给霍去病盖大房子,霍去病说“匈奴没灭,我哪能安家!”这话听着就热血,传到现在。可大家好像忘了,祭遵那句“我这条命都搭国家身上了”,不也是家国情怀嘛?就是人家不爱说漂亮话。
而且祭遵快死的时候,还特意交代要把自己埋得简单点。家里人问他家里有啥事要交代,他啥都没说,真是活到老干到老,死了都惦记着公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