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与西夏之间爆发过多次战争-令人大跌眼镜-竟是此物引起的
俗话说,民以食为天,老百姓有了饭吃,才能安心生产,拥护皇帝的统治,这句话换在军队上同样适用,军粮后勤,是一支军队能打胜仗的基础,如果没有充足的后勤补给,就算是精兵强将也会在顷刻间灰飞烟灭,一支军队的后...
老话说民以食为天,老百姓有饭吃才能安心种地,拥护皇帝的统治。这话放军队里也一样,军粮后勤,就是一支军队能不能打胜仗的命根子,粮草跟不上,再精锐的部队也得瞬间崩盘。
除了粮食,军队里还有一样东西离不开,那就是盐。人要是十天不吃盐,立马四肢发软、头晕眼花,跟个待宰的羔羊没两样。正因盐这么重要,产盐的地方历来都是兵家必争,哪个割据政权想站稳脚跟,先得把产盐地攥手里。
西夏这地方,天生就带着盐罐子,产的青白盐不光品质好,价格还贼便宜,性价比拉满。所以卖盐一直是西夏的摇钱树,财政收入大半靠它。可后来宋夏闹掰了,宋朝想拿捏西夏,就下了好几道禁盐令,想靠这招让西夏服软,宋夏的盐战就这么打响了。

北宋、西夏、辽版图(大概长这样)
一、盐搞出来的血案
西夏产盐那是出了名的,不光有乌池、白池那种散盐,河西走廊还有岩盐。他们家的盐品质好、价格低,宋朝人都夸“青盐价贱而味甘”,竞争力甩了宋朝自家的解盐八条街。西夏的盐因为又好又便宜,被宋人叫“青白盐”。
西夏的青白盐性价比太高,一上市就把宋朝盐市场占了,大小商人都抢着进货,钱基本都进了党项人的腰包。宋朝朝廷看着自家盐被挤得没地方待,心里那叫一个堵。但当时宋朝还没统一中原,首要任务是干掉各地汉族割据势力,跟党项人抢盐这事儿,只能先放一放。
公元977年,宋朝开始垄断盐买卖,唯独青白盐还让照常交易。为了拉拢西夏,宋朝还特意给青白盐开了绿灯:“其青白盐旧通商处,即令仍旧。”那会儿,党项人来宋朝卖盐的络绎不绝,就算偷偷贩盐的也不稀罕。
赵光义(939年-997年)(就是这位皇帝搞的禁盐)
不过好景不长,党项人自己先闹分裂了。公元982年,党项首领李继捧突然带着部落跑到宋朝边境,说要归附,移民汴梁。当时宋太宗赵光义刚北伐失败,见有人主动投靠,立马答应了。可李继迁他弟弟不干,带着贵族逃到夏州东北三百里的地泽,抗宋自立,宋夏多年的友好关系就这么断了。宋太宗气得直接下令青白盐“禁毋入塞”,想靠断盐搞垮李继迁的钱袋子。
宋朝断盐,李继撑不住,只能投靠辽国自保。宋太宗见李继迁找了靠山,只好扶植李继捧在夏州立足,还赐他姓赵,当夏州刺史,让他去打李继迁。一边打一边还继续禁盐,连边境贸易全断了。结果呢?李继迁扛不住,服软归宋了。但这小子是装的,公元993年,等缓过劲儿,又反了。宋太宗气炸了,再次断绝宋夏盐贸易,想困死他。可这次赵光义失算了,长期制裁没搞垮李继迁,反倒把西北边民给惹毛了——没盐吃啊,纷纷反叛宋朝,边患越禁越多了。
西夏武士(看着就不好惹)
二、禁盐?反被盐坑了
为了搞李继迁,宋太宗下了狠招:青白盐一粒不许进宋朝;粮食也不许卖给西夏。还下令:“自陕以西有敢私市戎人青白盐者,皆坐死。”意思就是,陕西以西,谁敢跟西夏人做盐买卖,直接死罪。宋太宗想用严刑吓住商人,让西夏盐一克卖不出去,活活饿死李继迁。可结果呢?他没想到,制裁没搞垮李继迁,反倒让西北边民遭了殃,没盐吃,很快陷入灾难。
史料说,宋太宗这政策一搞,“关陇民无盐以食”。没盐吃,原本归附宋朝的少数民族部落全反了,带着部众投靠有盐的李继迁。李继迁用盐犒赏他们,还让他们不断打宋朝边境,宋朝军队疲于奔命。
西夏党项人的服饰(这打扮一看就是草原汉子)
宋太宗的禁盐政策,彻底搞砸了。他没明白,断盐贸易或许能让李继迁没钱花,但西夏好歹是个有点底子的割据政权,就算盐卖不出去,存的粮食银子也够撑一阵子。可西北边民不一样,断盐十天就快死了,所以盐贸易其实是西夏更占主动。赵光义这禁盐政策,纯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因为副作用太大,当年8月,宋朝只好取消禁盐,宋夏盐贸易又恢复了。
宋朝错就错在,禁盐时没考虑西北边民要盐,断了青白盐进口后,也没从内地调足够的盐来顶替,结果边民没盐吃,只能反叛。
李元昊继位前李继迁的活动(这小子一直没消停)
三、盐,成了宋夏关系的晴雨表
后来李继迁一直打宋朝边境,势力越来越大。到1038年,他儿子李元昊正式建国称帝,宋夏战争又打起来了。李元昊攻势猛,宋军连败,丢了好几个州。打不过,宋朝只能跟李元昊和解。
李元昊的和解条件之一,就是彻底放开盐贸易,要求宋朝“每年入中青白盐十万斛。”宋朝一听肯定不干,他们太清楚青白盐是西夏的财政支柱了,一旦放开,西夏财源滚滚,实力更强,更难收拾了。
所以宋朝决定拿盐贸易当筹码:西夏听话,就开边贸易;西夏敢打,就断盐。这次宋朝吸取了教训,禁盐时会从内地调很多解盐给西北边民,效果比以前好多了。
禁盐一搞,西夏财政渐渐枯竭,实力大损。另一方面,宋朝让范仲淹带西军,用堡垒战术步步紧逼,西夏的骑兵没辙了。双管齐下,李元昊撑不住,只好议和。
1044年,宋夏达成协议,西夏向宋朝称臣,宋朝赏赐边贸,李元昊生日时宋朝送2000两银子当份子钱。但盐贸易还是卡得死死的,只允许个别地方设榷场交易,宋朝想在贸易里占主动。
后来啊,盐贸易简直成了宋夏关系的晴雨表——盐通着,关系就好;盐断了,立马剑拔弩张,随时可能开战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夏灭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