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与蒙古帝国的最大阵战-丁家洲之战 (南宋与蒙古帝国版图对比)
1273年,坚守多年的襄阳被攻克,南宋军队抵抗蒙古入侵的防御中枢被切断,随着蒙元军队的高歌猛进,长江中游的大量宋朝地方军被打的节节败退,迫于恶劣的形式,一直希望回避与蒙古正面交战的南宋权相贾似道,不得...
1273年,襄阳守了这么多年,到底还是被攻下来了。南宋抵抗蒙古的命根子断了。蒙元军队一路南下,长江中游的宋军被打得节节败退。一直想躲着蒙古打的权相贾似道,没办法,只能亲自上阵。结果呢?水陆两边同时开打,南宋最大的那支军队,被北方来的狠角色打了个大败。
南宋跟蒙古打起来之后,临安那帮人心里门儿清。他们见过蒙古人在北边怎么横,根本没指望能在陆地上打赢。老办法还是用:靠水军守长江,靠城墙守据点。
不过蒙古人的脑回路,南宋一开始还真没摸透。之前打金国,他们喜欢绕远路从西南包抄,打完就爱上了这招。所以打南宋一开始,他们就盯着四川想占长江上游。这招在中国历史上不新鲜,估计是跟着蒙古的汉人幕僚学的。
问题是蒙古那边刚把资源整合明白,大汗一死,贵族一开会,前线指挥官就得跑回草原。所以蒙古人刚打进四川,又匆匆撤了。南宋赶紧加强四川防御。等蒙古人再回来,打得比以前凶多了。这么来回折腾十多年,加上蒙古人自己内斗,硬是让南宋又撑了挺久。
现在好多南宋粉,总吹南宋扛蒙古时间最长,却没分兵四川对南宋防线的影响。南宋唯一的指望就是长江沿线,军队全堆在江岸上,还得留兵守临安,人钱很快就不够用了。
蒙古人那套草原思维,关键时候又给了南宋一刀。后来的忽必烈自己带兵,绕过吐蕃打大理。大理一完蛋,吐蕃和南蛮的军队全跟着蒙古走了,南宋的后院就这么漏了。要不是忽必烈非得打襄樊,南宋可能败得更快。
到1273年,襄阳城被波斯人的回回砲轰塌,南宋也明白,没多少时间了。第二年,蒙元的水师练得差不多了,整个长江中游都占了。南宋残军被切成两截,首尾顾不上,困死在长江里了。
1275年,蒙元军队休整完,继续顺着长江往东打。原本地势险要的安庆,被屡战屡败的范文虎带着投降了。江西那边也望风而降。临安的谢太后急了,硬逼着贾似道出兵。
贾似道在朝里老拿周公当榜样,掌权好些年了。跟蒙古刚打起来,他那套欺上瞒下就露馅了。一开始他说要割江北地,交岁币。蒙古人答应了,他又因为跟国内吹了“大捷”,死活不认账。这人斗蟋蟀玩政治是有一套,最后还是把自己坑上了战场。
蒙元那边,跟着旭烈兀打过中亚的伯颜,被派来当灭宋主帅。这哥们儿信基督教,见过的军队多了去了,对手里有阿萨辛刺客,有巴格达的哈里发,还有叙利亚的十字军。盟友里有中亚重骑兵,有亚美尼亚和安条克的骑士。
伯颜带的军队号称十万,刨去杂役民夫,真正的战兵不到五万。除了少数蒙古骑兵,还有高加索的阿速骑兵,剩下的骑兵是蒙古一路收的突厥、契丹、党项、女真、北方汉人。这些北汉人构成了步兵和水军主力,装备跟宋军差不多,但都是混战里活下来的老兵。西亚的工匠继续维护回回砲。
贾似道压根没打过仗,带着号称十三万大军,守在丁家洲。一边跟伯颜求和,一边放了点蒙古俘虏。求和被拒后,这位斗蟋蟀高手才开始摆阵。
宋军核心是两千五百艘大小战船,有能航海的黄鹄船,也有长江作战的楼船、艨艟小船。知道蒙元有水军,宋人在水战上下了功夫。大船用铁链连一起,小船在旁边机动。这样打仗,宋军不光船多,平台还稳。
还有七万步兵守在长江两岸。贾似道怕水师被包抄,搞了水陆互相掩护的策略,这也是他能用的最后战兵了。
配合水师,宋军步兵摆出老一套三叠阵——重步兵加拒马,护着弓弩手。这阵法宋军用了几百年,能顶住强攻,但要是摆不出来,就可能被十几个骑兵追着杀。
面对宋军大阵和进攻的架势,伯颜有点犹豫。知道宋军不如自己,但在长江两岸打,心里没底。而且西方的连环船一般是进攻用的,宋军防御摆进攻阵,太奇怪了。
这时候蒙元军队的多族将领优势就出来了。水军里有吕文焕这样的南宋降将,熟悉长江水文,也懂宋军虚实。蒙古色目将领都是老战将,有股子勇武劲儿,北方汉军万户也听号令。伯颜靠着这群幕僚,定了打贾似道的计划。
1275年4月16日晚上,蒙元先动手。十艘木筏从上游漂下来,直扑宋军的铁索船队,上面堆满柴火,点着了照亮江面。
元军这动静在宋军眼皮底下,宋军早有防备,用小船清除了火攻筏,整晚都绷着弦。贾似道在后面坐镇,没调整部署,还想着用进攻姿态吓唬对手。结果宋军分散在两岸,还得天天防火攻,几天下来就累了。
五天后,蒙元主动进攻,贾似道和前线将领都懵了。元军水师步骑兵一起上,累得够呛的宋军一看这阵仗,直接傻眼。
战役先从元军的投石机开始。西方的回回砲射程比宋军的手拉抛石机远,宋军船上的小投石机根本够不着。大船被铁链绑着,中弹浸水,连带的小船也动不了,船上的水师被动挨打,士气全没了。
第二轮石弹砸向两岸宋军,他们摆着三叠阵动不了。回回砲射速慢,但心理冲击大。蒙古骑兵在阵外跟宋军骑兵打,宋军骑兵很快被各路骑兵武士打跑。里面的宋军想用弓弩还击,元军也用一样的武器射他们。
伯颜的部将阿术带几千艘船杀向宋军船队。宋军几天几夜没睡好,又被回回砲吓破了胆,根本没法抵抗。元军很快冲上来,登上宋军的“稳定平台”,海战变陆战。被分开的宋军水军,跟陆军一样被逐个击破。
面对元军这种全面强攻,一线将领先跑了。督战的孙虎臣看到元军冲进三叠阵,转头就溜,宋军彻底崩溃。靠远射武器的步兵,一离开阵地就成了骑兵的靶子,不少人从小路逃命。
接着,夏贵坐着小船跑了,宋军砍断铁链想撤,场面乱成一团,不少船被元军水师拿下。阿术都杀红眼了,亲自掌舵撞宋军小艇,挥着旗让汉军继续追杀。
贾似道在后面早就留了后路,鸣金收兵的同时,自己坐着小船逃往扬州。十三万宋军,在他后面被屠戮。伯颜的骑兵追了一百五十多里,宋军想重组都没戏了。南宋跟蒙元的最大正面决战,就这么一边倒结束了。
丁家洲之战打完,南宋抵抗力量基本没了。后来虽然还有张世杰、文天祥在抵抗,但小朝廷剩下的精锐,大部分死在长江两岸了。
贾似道躲到扬州,第二天收拢残兵,但宋军早就对他失望透顶,头也不回地跑。他这才知道自己控制不住局面,南宋王朝,就这么被他自己的“努力”给送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