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一斤等于多少两-揭秘古代计量单位 (古代一斤等于几两)
在古代,人们使用的计量单位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,那么,古代的一斤到底等于多少两呢?本文将带您了解古代的计量单位,揭秘古代一斤等于多少两的秘密,一、古代计量单位的演变在古代,中国的计量单位有很多种,如石、...
今天突然想到个问题,古代的一斤到底等于多少两啊?以前看古装剧里常说“一斤十六两”,但好像别的朝代又不一样,这计量单位到底咋变的?
先说说古代的计量单位怎么来的。在古代,中国的计量单位可多了,什么石、斗、升、合,听着就晕。这些单位慢慢演变,才有了后来的市斤、市两。而“一斤”这个单位,重量其实一直在变,不是固定的。
那古代一斤到底有多重呢?汉代以前的一斤,大概就是250克左右;到了唐代,直接涨到600克;宋代又稍微降了点,596.8克;明清时期再减到591.3克。看来古人也在“精打细算”,一斤的重量越来越轻了。

既然重量变了,那“一斤等于多少两”肯定也不同。汉代以前是一斤24两;唐代变成16两(这就是为啥老说“半斤八两”,其实唐代一斤是十六两,半斤就是八两,差不多);宋代又变成12两;到了明清,干脆就是10两了。越往后,一斤包含的两数越少,倒是算起来方便点。
其实古代这些计量单位现在还能看到影子呢,比如抓中药,还是说“几钱”“几两”,老中医都懂。还有一些做金银器、玉器的老师傅,做传统手艺的时候,说不定还在用老法子称重,毕竟老手艺讲究个“原汁原味”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