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有机会统一三国吗-如果刘秀是蜀汉的皇帝 (有机会一起统一中国表情图片)
如果把扶不起的,阿斗,刘禅换成,天选之子,刘秀,蜀汉一定会更好,甚至可能会一统天下,汉朝有四百多年的历史,从中间被分开前200年是西汉、后面的是东汉,西汉因为王莽篡汉灭亡,而后光武帝刘秀白手起家推翻新...
如果把扶不起的“阿斗”刘禅换成“天选之子”刘秀,蜀汉一定会更好,甚至可能会一统天下。
汉朝四百多年历史,中间被劈成两半,前头是西汉,后头是东汉。西汉被王莽篡了位,后来光武帝刘秀硬是从零开始,干翻新朝,把各地割据的军阀收拾了,重建了东汉帝国。
也就是在这时候,刘秀身上的“天选之子”属性就开始显灵了。
刘秀生平
刘秀九岁就爹娘双亡,跟着叔叔刘良过活,从小寄人篱下,这出身够惨了。年轻时候的刘秀,说实话真没啥大志向,就想安安生生当个农民,种种地,收收庄稼,图个乐呵。
后来他跑去长安太学混了段日子,心思就活泛了——从想当个小地主,变成了想当威风的执金吾(就是皇帝的近卫军头头),还顺口说了句名言:“仕宦当作执金吾,娶妻当得阴丽华”。
那时候正好流行一句谶语,“刘氏当兴,李氏为辅”,他表哥刘縯和李通一听,立马拉起队伍造反了。刘秀嘛,肯定躲不过,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卷进了对抗新莽的大潮,人生开了挂。
昆阳之战,刘秀这个当时还没啥名气的偏将军,直接一战封神,也为他后来抢天下打下了底子。
(王莽军)夜有流星坠营中,昼有云如坏山,当营而陨,不及地尺而散,吏士皆厌伏。
这一战,刘秀带着两万人把王莽的四十万大军打崩了。放现在看,这操作不叫神迹叫啥?
不过史书上写的陨石,跟咱们想的不太一样。它其实是快落地才散的,砸下来威力不大,王莽军也没死多少人,主要就是把士气搞崩了。所以昆阳之战的奇迹,说白了就是刘秀军事指挥牛,真不是老天爷帮忙。

昆阳打完,刘秀马不停蹄往南攻城略地,结果噩耗来了——他哥刘縯被更始帝杀了。为了不让更始帝猜忌,他赶紧跑回宛城请罪,没想到不仅没获罪,反而被封了个武信侯。刚回宛城,他就把念叨了好多年的阴丽华娶了,美滋滋。
更始三年(25年),刘秀跟更始政权彻底掰了,尊汉元帝当爹,定都洛阳,这就是东汉。之后整整12年,他东征西战,把河北、关东、陇右、西蜀的割据势力全收拾了,天下终于统一了。
刘秀的能力
1、有学问
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,身份拉满——太学生、贵族、豪强,跟他哥刘縯那种爱交游侠客的性子完全不一样,刘秀就爱读书。十几岁去了长安太学,正经考进去的,拜了中大夫许子威为师,专门啃《尚书》。在长安那几年,不光长了知识,还开了眼界,对时政、局势看得更透了,这对他后来起兵、建国、治国,帮助太大了。
2、会打仗
“创业哪有不难的”,刘秀能笑到最后,军事能力绝对是核心。当然有运气成分,但更多还是他自己牛。当统帅,他有勇有谋,经常带头冲阵,用最小的代价赢最大的战果,打仗还讲仁义,尽量少杀人。这不就是《孙子兵法》里说的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嘛,刘秀真干过好几回。尤其是收服铜马军那会儿,他念着上天有好生之德,用合围加劝降的方式,让那支大军乖乖投降,既没死多少人,还壮大了自己队伍。

3、会用人
咸能感会风云,奋其智勇,称为佐命,亦各志能之士也。
范晔《后汉书》里专门给云台二十八将立传,这些人都是东汉开国功臣,帮刘秀一统天下、重兴汉室的顶梁柱。当然,还有因为女儿是皇后没入选的伏波将军马援,功劳也大。翻翻东汉建国的历史,你会发现,当时所有牛人几乎都围着刘秀转,后世都觉得他得天下太容易,要么运气好到爆棚,要么对手全是傻子。其实哪有那么多运气,运气这东西,本来就是留给有本事、有准备的人的。说白了,运气好也是能力强的一种表现。再说了,对手弱、笨,不恰恰说明他自己的团队太强了嘛?
这么看,不管是气运还是个人本事,刘秀和刘禅那差距,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就算把刘秀扔到蜀汉那种不太占优的环境里,他也绝对能比刘禅强得多。凭他的能力,没准真能把三国给统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