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为何后来会被募兵制所取代-府兵制缔造了唐朝盛世 (可是为什么后来你还是变了)
府兵制与募兵制都属于中国古代兵制之一,而且一个国家的强大,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军队是否强大,可以说府兵制在两百年的时间内都对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大唐等都有重大的影响,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府兵制缔造了唐...
府兵制和募兵制都是中国古代的兵制,一个国家强不强,军队得说了算。府兵制在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这些朝代风光了两百多年,硬生生帮唐朝打出了盛世。可后来它怎么就让位给募兵制了呢?今天就来唠唠这个事儿。
杨坚当皇帝那会儿,开皇十年下了道诏书,大概意思就是:军人归州县管,种地、记账都跟老百姓一样,军府还是照老样子管着。这下府兵制“兵农合一”就算正式落地了。
为啥府兵制能成为这些朝代的主力兵制呢?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!皇帝不用花太多军费。说白了,府兵制就是平时种地,打仗当兵。这样皇帝能直接抓兵权,一声令下,将领就能把人召集起来。而且打仗的士兵得自己带粮食马匹,朝廷不管。古人说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”,粮草跟不上,仗还没打就输一半了。
那府兵制有这么多好处,为啥还是被募兵制取代了呢?首先,府兵的社会地位太低了。武则天那会儿,世家贵族经常把府兵当自家下人使唤,军人哪还有什么尊严?而且府兵里头,老兵新兵混在一起,打仗的时候新兵胆小,逃兵问题特别严重。
再说了,古代土地兼并太厉害了,府兵出去当兵,家里地可能就被别人占了。而且他们得自己准备粮食马匹,虽说当兵后不用交税,但服役时间太长了,从21岁到59岁,家里的地都荒了,对农耕破坏很大。
还有,唐朝盛世那会儿,仗打得少了,府兵们好久没上过战场,人心就懈怠了,谁愿意自费去当兵啊,都躲着走。
到了中唐后期,各地藩镇起来了,节度使手握军政财政大权,有的比朝廷还有钱。他们就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,义务兵变成雇佣兵。这么一来,士兵效忠的就从朝廷变成给他们发钱的节度使了。
府兵制确实帮唐朝打出了盛世,但时代变了,最后还是让募兵制给取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