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-一家七十余口为何会被杀 (明朝开国功臣善终的都有谁)

大家好,这里是趣历史小编,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的故事,欢迎关注哦,古往今来,和谐相处的君主与臣子寥寥无几,假设臣子功高盖主,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和皇权,那么极有可能会被主上铲除,身首异处,尤...

admin

今天聊聊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,这人挺有意思的,跟着朱元璋打天下,最后结局却挺唏嘘的。

古往今来,君臣能处好的真没几个,尤其是臣子功劳太大,让皇上觉得威胁到了自己,那基本就离死不远了。更别说跟朱元璋这种多疑的人共事,大臣们说话做事都得小心翼翼,不然小命难保。

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-一家七十余口为何会被杀 (明朝开国功臣善终的都有谁)(图1)

朱元璋这人大家都知道,疑心病重得要命,历史上著名的权谋家。他身边跟着一批能打能拼的大臣,从零开始,跟着他南征北战,一步步打下明朝江山。这些开国功臣功劳没得说,可朱元璋还是怕自己皇位不稳,总担心哪天有人给他来个“黄袍加身”。所以称帝后,他就老找借口,说谁谁谁谋反,把大部分开国功臣都给收拾了。

今天要说的主角,就是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功臣里排第一的李善长。他当过明朝的左丞相,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。朱元璋多疑归多疑,对李善长却挺信任的——他是明朝三十四个开国功臣里,第一个拿到丹书铁券(就是免死金牌)的,这玩意儿能让他免两次死,儿子也能免一次死。

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-一家七十余口为何会被杀 (明朝开国功臣善终的都有谁)(图1)

《明史》里说他“少读书有智计,习法家言,策事多中”,说白了就是这人聪明,会算计,挺有能力的。他跟着朱元璋从草莽到皇帝,见证了明朝建立。朱元璋比他大二十多岁,对这老臣子还是挺敬重和感激的,甚至把他比作汉代的萧何。明朝政权稳了之后,李善长在朝堂上势力越来越大,拉起了一派“淮西官僚集团”。但朱元璋这时候把明朝看得比啥都重,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他家的江山。

李善长可能觉得自个儿功劳太大,朱元璋肯定不会让他走,结果朱元璋偏偏顺水推舟,同意了,还赏了他大片土地。可天天在家种地,对曾经在官场叱咤风云的他来说,简直太无聊了。于是他又接连上书,想回朝堂。这时候的朱元璋疑心病更重了,开始琢磨:这老家伙是不是想谋反?

朱元璋三番五次提醒他,离朝堂远点,离权力远点。李善长却跟没听见似的,还和同乡胡惟庸搞在一起。后来胡惟庸权力越来越大,朱元璋终于动手了,查下来胡惟庸确实谋反。朱元璋趁机把胡惟庸案扩大,牵连了数万人,这就是有名的“胡惟庸案”。

这时候77岁的李善长家里出事了,他年纪大了管不住手下,想盖房子,就跟老战友汤和借了三百个士兵。汤和听说京城有人被牵连发配边疆,李善长有个亲戚也在里面,那亲戚被家人求着去找朱元璋求情,结果被人收买,反过来诬陷李善长和胡惟庸有来往。朱元璋信了,铁了心要除掉这个“隐患”。

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-一家七十余口为何会被杀 (明朝开国功臣善终的都有谁)(图1)

最后,朱元璋就因为这点事,把李善长当成胡惟庸的同谋,全家七十余口全杀了。

帝王的心思,谁也猜不透。曾经被朱元璋比作萧何的李善长,最后却落得个全家冤死的下场。要是他早点安安分分养老,会不会就不这样了?可他偏不。要是当初真就平平淡淡回老家种地,说不定能逃过一劫呢?


上一篇: 建立明朝呢-朱元璋为什么能在元末烽烟四起中开拓疆土 (明朝的建立者,建立时间和地点) 下一篇:赵匡胤为什么会在陈桥兵变时差点被杀?真相是什么 (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兄弟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