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天给了朱由检十七年的时间-朱由检为什么救不了明朝
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朱由检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,人们只看到了崇祯皇帝的勤劳与节俭,但是没看到他在施政方面的问题,因为治理一个国家,并不是靠起早贪黑、穿补丁衣服,就能把国家治理好...
提起崇祯皇帝,大家总说他勤政节俭,天天穿打补丁的衣服,起早贪黑忙国事。
但话说回来,治理国家真不是靠拼谁起得早、谁衣服破就能行的。光自己忙活,政策朝令夕改,底下人跟着晕头转向,国家能好吗?
明朝没宰相,首辅差不多就是总理,管着整个政府。崇祯在位17年,换了18个首辅,平均每人不到一年就下台。

我就说,一年换一个班主任,学生们都得适应半天,政策能连贯吗?这么大个国家,这么换,不乱套才怪。
就这事儿,就能看出崇祯在政治上啥样了。不光换首辅,其他官员任命、政策决策,也是今天这么定明天那么改,摇摆得很。
这么折腾来折腾去,干了17年,身边居然没几个能信得过的人。

当时东北有后金(后来的清),西北有农民起义,两面夹击,崇祯其实也想过先集中力量打一边,就偷偷派人去跟满清谈和。
结果不知道怎么走漏了风声,大臣们知道了,一群人跳出来反对。崇祯怂了,不敢扛事,把派去谈判的人推出来当替罪羊,说“是他背着我偷偷谈的”。
那代表一看被卖了,直接把崇祯给他的密旨抖搂出来,这下崇祯脸都丢尽了,里外不是人。
你说说,这么大的事儿,就因为一个小泄密就黄了,还闹得这么难看。你要是大臣,你敢跟着这么干吗?心里不得天天打鼓:“我给他干活,得多留个心眼,哪天不高兴了,把我卖了怎么办?”

领导跟下属之间没信任,互相猜忌、算计,这事儿还怎么搞?国家能稳吗?
明朝本来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。碰到这么一位刚愎自用的领导,灭亡也是必然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