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怀抱负拯救元朝的脱脱为什么会失败?真相是什么 (抱负满满)
对元朝宰相脱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,公元1340年,在元顺帝的支持下,脱脱登上宰相的位置准备带领元朝走出颓势,准备捍卫统一元帝国的尊严,确实,在脱脱担任宰相前,整个元...
元朝宰相脱脱,这名字你听过吗?想当年他可是想带着元朝走出颓势的关键人物。公元1340年,靠着元顺帝的支持,脱脱当上了宰相,想着带元朝走出泥潭,保住这统一帝国的面子。
其实脱脱当宰相前,元朝早就乱套了。地方上到处是起义军,农业经济更别提,天灾人祸的,老百姓日子苦得很。
元顺帝年轻时也算想干点事的,他知道得找个能人帮忙,就盯上了脱脱。之前文章提过,他刚当宰相那会儿,为了让大家信服,使劲儿恢复科举考试,还让其他族人也能做官,想着这么着能拉拢民心。
历史上脱脱当过两次宰相,咱先聊聊他第一次当宰相那会儿。第一次当宰相,头等大事就是解决元大都的粮食问题。那时候元大都快一百万人了,一百多张嘴天天要吃饭,这粮食供应可不是小事。
以前元大都的粮食,基本都是从京杭大运河运过来的。可时间久了,运河好多地方淤塞了,运粮船走起来费劲得很。资料显示,元朝最兴旺的时候,每年运粮三百万石都不止,到了至正年间,直接掉到两百六十万石左右。所以刚当上宰相的脱脱,就决定先从粮食下手。
你想啊,元大都要是没粮食,拿什么统治各地?不管是老百姓日常吃喝,还是对付起义军攻城,都得靠粮草撑着。最后脱脱出手了,搞了个以朝廷为中心控制地方经济的政策,拉了好多民夫去修运河,想让元大都的粮食供应赶紧跟上。
不过后来黄河发大水,防洪系统根本顶不住,各地反叛的又冒出来,脱脱还没来得及大干一场,元顺帝就把他给罢官了。可接下来几年,新上任的宰相也没啥起色,内忧外患的,元顺帝没办法,又把脱脱叫回来了。1349年,为了保住元朝的统治,再次让脱脱当宰相,搞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说实话,脱脱当宰相是真卖力。要想在百姓里立住威望,实现王朝中兴,国政方针他肯定得好好琢磨。
一番整顿后,脱脱就搞了四大改革!首先啊,不管哪个朝代乱了,整顿吏治都是拉拢民心的好办法。元朝末年官场贪腐得太厉害,朝廷和老百姓之间信任都没了,矛盾越来越深。
其次,脱脱知道黄河泛滥的厉害,就砸了好多人力物力财力去治黄河,还建了新运河系统,这样洪水来了能少点流民。他还给北方干旱地区弄了更适合种的稻谷,想着让老百姓有饭吃。在他看来,只要老百姓能吃饱穿暖,社会自然就稳了,朝廷对地方的统治也能更牢固。
当然,搞这些改革肯定会有人反对,脱脱就搞了套军事体系来护着改革成果。他觉得控制好地方,收上税来,朝廷就能拉起一支更厉害、武器更好的军队。
脱脱这计划看着挺周全,可修水利、扩军队哪样不要钱?元朝国库本来就不富裕,根本掏不出这么多钱。那咋办?很快,大家就想到了增发货币。简单说,就是朝廷自己多印钱。这么着钱荒是解决了,可结果呢?把社会经济秩序搅得一团糟,物价噌涨,老百姓更不踏实,反元的人越来越多。
反元的人一多,元朝在经济、军事上挨的打击就越来越大,最后各地起义军一起上,元朝就这么被推翻了。虽说脱脱的改革方向没错,可他对民间经济管得太细,增发货币的时候没顾上市场秩序,结果这事儿反倒成了压垮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