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被俘虏的蒙古士兵-朱元璋为何要对他们毫不留情 (对于被俘虏的看法)
1368年,朱元璋在应天称帝,建立明帝国,随即出师北伐,元军节节败退,8月份明军攻占北京,元顺帝弃城而走,逃回蒙古草原,元朝对中原百姓的欺压宣告结束,在朱元璋清除蒙元的过程中,随着元朝的瓦解,元兵和元...
1368年,朱元璋在应天称帝,建了大明。没多久就带兵打北边,元军扛不住,节节败退,八月明军占了北京,元顺帝撒丫子跑了,回蒙古草原了。元朝对中原百姓那套欺负人的日子,算是到头了。不过啊,元朝垮得也太快了,有些元兵和贵族没来得及跑,就被明军抓了俘虏。

朱元璋对这些俘虏,那可是毫不手软,顺应民心。洪武三年四月,他下旨给大将军:“战场上抓的,还有像王保保那种头目投降的,一个都别留,杀了!就留点小兵,等打下西蜀,让他们去守边。”意思就是,北方战事里投降和被抓的蒙古兵,基本都被砍了,剩下年纪小的,发配到偏远地方戍边。
江南的元朝士兵呢,除了打仗被打死的,没跑掉的,全被打入了另册,成了个特殊群体——“堕民”。明朝为了惩罚他们,定了规矩:堕民不能读书,不能考试,不能跟普通人结婚,不能跟普通人住一块儿,只能干些下贱的服务活儿。在明初户籍里,堕民被划为丐籍,地位比娼妓还低,也就比乞丐强点儿。而且这身份传给后代,永远都是堕民,永世别想翻身。
堕民没机会读书,世代文盲,只能干社会最底层的活儿,被人看不起。这种政治惩罚,比发配戍边还让人绝望,简直没活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