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侯将相宁有种乎-口号堪比-崇祯死后江南出现暴动
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,特别是陕西,更是涌现出了诸如王嘉胤、高迎祥、李自成和张献忠等明末农民起义中的风云人物,相比之下,南方的农民起义似乎显得有点平淡,其实,在明朝末年,因为受到北方农民起义的影响,南方...
明末那会儿,北方农民起义闹得沸沸扬扬,陕西那边尤其热闹,王嘉胤、高迎祥、李自成、张献忠这些名字,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。反观南方,好像就没这么热闹了,起义声势小了点,存在感也没那么强。其实啊,明朝末年北方一乱,南方哪能完全不受影响?天萌国起义、福建佃农起义,也都零零星星地冒过头,就是规模太小,没在历史上留下多少痕迹,知道的人不多罢了。

不过你可能不知道,明末那场大乱里,还有一群特别的人起义了——他们不是农民,身份比农民还低,就是家奴。中国古代蓄奴不是啥新鲜事,大户人家基本都养着几个仆人奴婢,统称“家奴”。虽说朱元璋当皇帝时,对官绅养奴下过限制令,可到了明末,那些规定早就成了一纸空文。江南的士大夫们越有钱,养的奴婢越多,不光干家务,还得下地干活。有些大家族,家奴能到一两千人,厉害的甚至“家僮不下三四千人”,这规模吓人吧。
这些家奴的日子有多惨?被主家盘剥得厉害,自己一辈子当奴不说,孩子还得接着当奴,真是“子姓世为奴,非主自鬻,无得脱册籍”。心里早就憋着一肚子火了,可太平年月,官绅势力大,只能敢怒不敢言,更别说反抗了。可明末不一样啊,天下大乱,西北农民都扛着刀枪造反了,这风一吹,南方家奴里也有胆子大的,开始琢磨着反了。
1644年,李自成打进北京,崇祯皇帝上吊死了,消息传到江南,家奴们立马坐不住了,跟着就起义了。他们喊出口号:“我辈何必长为奴乎?”——说白了就是“咱们干嘛非要一辈子当奴才?”这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。他们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号,叫“削鼻班”。为啥叫这名儿?不是真被削了鼻子,那时候江南管奴才叫“鼻”,削鼻,就是要削掉奴仆的身份,把世袭的奴籍给削了。
“削鼻班”闹得挺凶,江南、安徽、浙江到处都是,连广东都波及到了。他们冲进大户人家,把以前作威作福的主子们捆起来,用竹签抽,用改锥扎,以前主子怎么折磨他们的,现在都加倍奉还。一时间,南方的士绅们吓得不行,天天提心吊胆。
后来清军打过来,为了稳住江南,得拉拢地主士绅啊,就开始收拾“削鼻班”。手段也忒狠了,真的削了他们的鼻子!抓了几个领头的人,“截其鼻,悬之市衢,曰:班名削鼻,鼻削示众,遂斩之。”为了争自由,家奴们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,想想真是让人唏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