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宁之战简介-广宁之战的过程和影响是什么 (广宁之战简介概括)
广宁之战,发生于天启二年,1622年,,后金与明朝的一次大交锋,此役明军大败,王化贞与熊廷弼退保山海关,辽西土地尽失,背景广宁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,它是辽西的咽喉,是镇守山海关的门户,是保卫京城的屏障,...
广宁之战,发生在天启二年(1622年),后金跟明朝硬碰硬的一场大战,结果明军被打得稀里哗啦,王化贞和熊廷弼只能退守山海关,辽西那片地儿,全丢了。
背景
广宁这地方,在明朝那会儿可太关键了。它是辽西的咽喉,是镇守山海关的门户,更是保卫京城的屏障。所以明朝自打立国,辽东总兵肯定得带着重兵驻在这儿,这地方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事机关所在地,也是控制蒙古、弹压女真的军事重镇。
可后来后金努尔哈赤带着大部队来了,明朝的核心重镇沈阳、辽阳相继丢了,辽东经略袁应泰兵败后自己也上吊了。整个朝廷都震动了,天启皇帝赶紧把辽东三杰里的熊廷弼派去当辽东经略,同时提拔王化贞当巡抚。俩人到任后,各自提出了打后金的方案,可想法不一样,谁也说服不了谁,各干各的。反观后金那边,努尔哈赤占了辽河以东的地界后,悄悄练兵备战,准备接着往辽西打。
过程
西平之战
天启二年(1622年),努尔哈赤发兵打广宁,大战就这么开始了。
明朝守广宁的部署分了三道防线:第一道是辽河,第二道是广宁城外的西平堡、镇武堡、镇宁堡这些据点,第三道就是广宁城本身的城墙。结果努尔哈赤带着六万大军,没费劲就过了辽河这道第一道防线,直奔广宁城外的西平堡来了。
没过多久,西平堡就被围得水泄不通。王化贞信了中军孙得功的计策,把广宁的兵力全拉出来了,让孙得功和祖大寿去跟祁秉忠会合,然后一起上前线打仗。熊廷弼也传令让刘渠拔营去支援。结果一月二十二日在平阳桥一接战,孙得功和参将鲍承先这些带头的,转头就跑,镇武、闾阳的兵力跟着就垮了,刘渠、祁秉忠在沙岭战死,祖大寿逃去了觉华岛。西平守将副总兵罗一贯等不来援兵,对着北京方向磕了个头,说“臣尽力了”,然后刎剑自杀了。参将黑云鹤、游击李茂春、张明先这些人也相继战死。这下明军算是彻底完了。
当时熊廷弼已经离开右屯,驻扎在闾阳。参议邢慎言劝他赶紧去救广宁,却被佥事韩初命拦下了,熊廷弼只好退了回来。后金军当时在沙岭停住,没再往前走。
不战自逃
王化平时把孙得功当心腹,可孙得功早就偷偷投降了后金,他想活捉王化贞立功,就骗人说后金军已经打到城边了。城里一下子乱套了,老百姓各奔东西,参政高邦佐想拦都拦不住。王化贞正关着门处理军务,啥都不知道。参将江朝栋闯进来,王化贞还大声训斥他。江朝栋大喊:“出大事了!快跑!”王化贞懵了,江朝栋就架着他上马逃了,后面两个仆人跟着跑,就这么把广宁城扔了,慌里慌张逃命。半路上在大凌河遇到熊廷弼,熊廷弼笑着说“你那六万大军不是要把敌人一举荡平吗?现在咋样了?”
王化贞臊得脸通红,提议守宁远和前屯。熊廷弼说“晚了!现在只能赶紧护着老百姓进关!”把自己带的五千兵交给王化贞殿后,把积蓄全烧了。正月二十六日,熊廷弼和韩初命护着难民进了关,王化贞、高出、胡嘉栋也先后入关,只有高邦佐自杀了。
广宁陷落
孙得功逃回广宁后,直接叛变了,他派兵占了城门,封锁了府库,在城里宣扬“前方打败了,该投降后金了”。他还亲自去见努尔哈赤,请他进城。努尔哈赤没想到广宁这么容易到手,有点不信。过了两天,派到广宁的奸细回来汇报,请努尔哈赤进城,他还是半信半疑。又过了两天,叛军又来请,他还是不信。往广宁走的路上,遇到几个女真人,跟他说了城里情况,他还是不信——他压根儿想不通辽东首府能这么轻易被占。只好派自己的贝勒和大臣去实地看,回来确认消息是真的,努尔哈赤才进了广宁城。广宁就这么落到了后金手里。
辽东巡抚王化贞逃到大凌河时,遇到了辽东经略熊廷弼。熊廷弼当时在离广宁几十里路的右屯指挥,俩人一商量,直接往南撤,进了山海关。这下,大批粮食补给、整个辽西土地、数万百姓,全让后金占了。
后金占了广宁后,接着又打下义州、平阳桥、西兴堡、锦州、铁场、大凌河、锦安、右屯卫、团山、镇宁、镇远、镇安、镇静、镇边、大清堡、大康堡、镇武堡、壮镇堡、闾阳驿、十三山驿、小凌河、松山、杏山、牵马岭、戚家堡、正安、锦昌、中安、镇彝、大静、大宁、大平、大安、大定、大茂、大胜、大镇、大福、大兴、盘山驿、鄂拓堡、白土厂、塔山堡、中安堡、双台堡等四十多座城堡。努尔哈赤下令把辽河以西的百姓,全赶到辽河以东,然后屠杀,惨得没法说。
结果
广宁之战后,明朝整个辽东都没了。王化贞丢了辽东,张鹤鸣怕被治罪,自己请求经略辽东,没多久借口病老了。朝廷又派宣府巡抚解经邦当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,解经邦三次上书推辞,最后被革职为民,永不录用。朱由校又让王在晋经略辽东,王在晋也推辞,但没批准,让他“限期出发”,王 tick in 只好去了山海关。
天启五年(1625年)八月,熊廷弼以“失陷广宁罪”被处死,脑袋传到九边示众。魏忠贤虽然护着王化贞,但他罪证确凿,拖到崇祯五年(1632年)才被处死。
影响
后金打下广宁,影响可大了。
1、断了跟辽西挨着的蒙古各部和明朝的联系,达到了拉拢蒙古的目的。史书上记载:“广宁被攻陷后,蒙古厄鲁特部十七贝勒来归。上宴劳之,授职有差,喀尔喀五部同来归。”
2、抢了好多粮食,光右卫屯——就是熊廷弼驻扎的地方——就有五十万石粮草,正是这批粮草帮努尔哈赤熬过了经济危机。至于珍珠财宝,抢的更是数不清,战争一直是后金政权弄钱的重要手段,广宁这一仗,后金的奴隶主们腰包更鼓了。
3、算是斩断了明朝的左臂。王在晋后来接替王化贞当辽东经略,他对广宁沦陷特别痛心,说:“东事一坏于清抚,二坏于开铁,三坏于辽沈,四坏于广宁。初坏为危局,再坏为败局,三坏为残局,至于四坏,则弃全辽而无局。退缩山海,再无可退。”
4、明朝一直把辽东比作京师的左臂,广宁一丢,左臂就彻底断了,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基本结束了,大明江山不再完整。后金把势力范围推到了辽西,对巩固他们的政权起了大作用。
评价
1、明朝经抚不和,指挥中心分裂,正确的战略根本没法实施。
2、王化贞压根儿不懂军事却瞎指挥,他指望蒙古的四十万铁骑,实际上林丹汗只派了一万多人,这估计也是他最大的能耐了。他把宝押在投降后金的李永芳身上,结果人家策反了他的心腹孙得功。他那套“一举荡平”的策,完全是不顾现实的蛮干。
3、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又发挥了,兵法说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是最高境界,用间就是其中一种。努尔哈赤特别会用间,这次在广宁又成功了,策反了王化贞的心腹爱将孙得功。孙得功倒戈对广宁之战起了关键作用,平阳桥之战明军惨败,完全是孙得功导演的;努尔哈赤没费一兵一卒就和平进了广宁,也是孙得功搞的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