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为什么会那么短命-国祚才98年不到-疆域辽阔的元朝 (为什么会那么困)

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元朝,说起这号称,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,的元王朝,与那,辽阔疆域,一样常叫后人嗟叹的,却是这个王朝的,短命,自从灭亡南宋,天下一统,后,元朝这,庞然大物,似乎就没消停过...

admin

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元朝。

说起这号称“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”的元王朝,跟它那“辽阔疆域”一样让后人直摇头的是,这王朝也太“短命”了。自从灭了南宋“天下一统”后,元朝这“大块头”好像就没消停过,立国还没到半个世纪,里里外外就开始乱套,立国才八十年(1351年),直接“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”,十来年后就在元末农民起义的熊熊大火里,卷着铺盖溜了,整个国祚才98年不到,比“弱宋”还能“脆”。

那为啥这大元朝,就这么“不扛造”呢?下面这两条奇葩原因,条条扎心,还让人越想越憋屈。

原因一:“科学达人”皇帝

提起元朝的短命,肯定绕不开它的“亡国之君”:元顺帝妥欢帖木儿(下面就叫他元顺帝)。

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,元顺帝总被画成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昏君,被后人念叨了好几百年。但你要说中国古代科技史,这位“昏君”倒有个独一份的身份:元代“科学达人”。

元朝快一百年历史,公认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峰期。就连特“会玩”的元顺帝,一大爱好就是“搞科学”。他皇宫里堆满了各种元代科技典籍,还亲自上手捣鼓不少花样:比如他研发的“宫漏”,就是台自动计时器,不光自己转,上面还刻着亭台楼阁、飞仙、日月宫、金甲神,到整点的时候,钟声一响,那些飞仙和金甲神就“活”过来似的在“宫漏”上翩翩起舞,场面绝了!

为什么会那么短命-国祚才98年不到-疆域辽阔的元朝 (为什么会那么困)(图1)

放在当时全世界,这“高科技秀”绝对能排第一。

还有他造的巨型龙舟,长一百二十尺,全靠机关操控在水里走,最牛的是整艘船活脱脱一条“真龙”,龙头、龙鳞、龙爪、龙尾一个不少,开起来龙尾摆动、龙眼眨巴,跟条活龙跃进水里似的。这船从设计到建造,元顺帝都亲力亲为,全程盯着,手艺真不是盖的,难怪人称“鲁班天子”。比起三百年后另一位“鲁班天子”少年帝王,元顺帝这手艺,甩人家好几条街。

可问题来了,手艺这么牛,咋就守不住元朝呢?元顺帝捣鼓这些高科技,压根没想着“科技救国”,纯粹图自己乐呵。元朝最后那几十年,水灾旱灾饥荒不断,正需要这些“高科技”来救急,结果呢?全锁在深宫里,老百姓半点沾不上光。

更要命的是,这些“发明”烧钱烧得厉害,每件都得堆金银玉器。元顺帝还有股“匠人劲儿”,作品一做完,先问太监们:“咋样?”只要有人说“不好”,当场就砸个稀巴烂,金银器碎一地。时间长了,太监们学精了,每次他“大作告成”,就故意拱火激他,让他砸了,好趁机抢地上的“金银材料”。拱一次火,发一笔财,这么折腾,元朝再有钱,也经不起这么糟,说到底,元朝就是这么“作”没的。

为什么会那么短命-国祚才98年不到-疆域辽阔的元朝 (为什么会那么困)(图1)

反倒是后来的明朝,捡了个大便宜。元朝卷包跑了,留在元大都的《农桑衣食撮要》《河防通议》这些典籍,加上元顺帝的那些“高科技心血”,全被明朝照单全收,改成了推广全国的水车、浚川耙、车船,直接帮明朝搞起了“百万大移民”“修治四万处河塘”。明初八百五十万顷耕地,还有“宇内富庶”,农业产值甩开宋元两倍多,都有元顺帝的“神助攻”。

科技是生产力没错,但元顺帝这波操作告诉后人:科技再好,用不对地方,也是白瞎。

原因二:“糊涂账”的赋税

一直以来,元朝这“短命王朝”,还顶着个“光辉”业绩:赋税轻。

就连明朝中后期的文人都跟着凑热闹,比如明末的于慎行就说元朝“赋税简宽”,朱国桢也感慨“赋税甚轻,徭役甚省”。确实,元朝刚灭南宋那会儿,赋税是真“宽松”,元军一边打一边废掉南宋的各种苛捐杂税,能快速统一天下,这“宽松”功不可没。

可好日子没几年,这事儿就变味了。 为什么会那么短命-国祚才98年不到-疆域辽阔的元朝 (为什么会那么困)(图1)

当然啦,对士大夫,尤其是江南地主来说,元朝赋税一直挺“友好”。但对普通老百姓,那可就是两码事了:元朝的赋税哪是“轻”?简直是笔糊涂账!最基本的农业税,连土地清丈都没搞明白,整个元朝都“迄无田制”。比如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,“田籍”乱成一锅粥,元仁宗到元文宗那几十年,朝廷派人查过好几次田亩,越查越糊涂,结果元代压根没正经土地制度。

这对有特权的士大夫地主来说,简直是天堂——他们能更狠地藏地、兼并土地,财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苦的是穷农民:地被抢走,破产成佃户、流落街头是常事,可税一点没少,哪怕地没了,税赋照样得扛,“简宽”的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。所以元末江南,地主们“岁至数百万斛”的收入,农民们却“皆无盖藏”,一遇灾荒,动辄五六十万流民。

东南地区都这样,其他地方更不用说了。

为什么会那么短命-国祚才98年不到-疆域辽阔的元朝 (为什么会那么困)(图1)

比“糊涂田制”更坑的,是元朝各种“花样百出”的税。比如茶税,元仁宗三年里加了三十倍;商业税,元世祖时定的是“三十取一”,晚年时悄咪咪涨了上百倍;还有多如牛毛的“课程”,日常用品都要课税。元朝加税的风格就是“任性”,缺钱了就瞎立名目,翻着倍加,《元史》里常见“某某税动增数十倍”的记录。

那为啥后世还说元朝“税轻”?因为感慨这点的,大多是士大夫阶层。看这“任性”加税就知道,哪怕元朝最乱的时候,东南地主的税依然很轻,可老百姓的税已经重到压垮人——板子没打在自己身上,当然不喊疼。

可他们不疼,老百姓疼啊,“板子”最后还是打到了元朝头上,“挑动黄河天下反”,王朝说没就没,留下个“税轻”的好名声,和个竭泽而渔的教训。


上一篇: 忽必烈是怎么建立元朝的-忽必烈条件差又是一个普通的王爷 (忽必烈是怎么当上大汗的) 下一篇: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此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-徐寿辉是谁 (朱元璋推翻元朝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