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毫无机会的忽必烈是如何成为元朝的开国皇帝的 (本来毫无机会的成语)
忽必烈最终在中国建立元朝,简直就是个奇迹,为什么说是一个奇迹呢?实际上,忽必烈在小的时候,是看不到希望的,一是当时蒙古大汗是窝阔台,而不是忽必烈的父亲拖雷,窝阔台去世以后,只可能是窝阔台的后人获得大汗...
忽必烈能在中原建起元朝,这事儿放当时看,简直像个意外。为啥这么说?

说实话,忽必烈小时候,压根儿没想过自己能当大汗,更别提中原皇帝了。
一是当时蒙古大汗是窝阔台,不是他爹拖雷。窝阔台死了之后,汗位肯定得传给他自个儿家的人,这是成吉思汗定下的规矩——以后汗位只能在窝阔台后代里转,只要他家还有个男丁,就得传给男丁,旁支没份儿。忽必烈是拖雷的儿子,这路从一开始就堵死了。
二是忽必烈不是拖雷的长子,也不是最小的儿子。就算后来汗位 somehow 轮到拖雷这一支了,也轮不到他。你想啊,汉人那边讲究嫡长子继承,蒙古人这边呢,又流行幼子守灶——最小的儿子继承家业。忽必烈排行老二,两边都挨不着边。后来他哥蒙哥当了大汗,可汗位哪能传给弟弟?肯定得传给蒙哥的儿子们。所以忽必烈那会儿,希望渺茫得很。
三是就算忽必烈想当中原皇帝,之前也没蒙古人干成过。虽然北方少数民族打过中原,但想建个大一统国家,太难了。南北朝、五代那些时候,是有北方民族建过国,但真正统一全国的一个没有。耶律德光灭了后晋,在中原建了个辽国,结果呢?屁股还没坐热,一个多月就跑了,后来刘知远又把汉人江山拉回来了。所以忽必烈想搞个大一统,这难度系数直接拉满。
但结果呢?这家伙愣是杀出条血路,不光当上了蒙古大汗,还坐上了中原的龙椅,建了个大一统的元朝。他到底咋办到的?
具体过程咱今天不细扒,我就觉得他成功,有几个关键点挺有意思。
一、从小跟汉人知识分子玩得来。
忽必烈他爹妈挺重视四个儿子的教育,加上当时蒙古的宰相耶律楚材,老想着引进汉人知识分子,办书院教蒙古贵族子弟念书,所以忽必烈从小多少沾了点汉文化的边。但别的蒙古贵族子弟学就学了,他不一样,他是有意识地结交了一堆汉人知识分子,在王爷里头,他汉化程度最深。这也让他后来能插手漠南的事儿,为以后统一中原铺了路。
二、把他哥蒙哥哄得特别信任。
蒙哥能当上大汗,忽必烈出了大力,所以蒙哥对他那叫一个信任。你想啊,蒙哥本来没资格当大汗的——成吉思汗说过汗位得窝阔台后代继承,窝阔台自己也说要传给孙子失烈门。结果窝阔台家自己乱了套,贵由抢了汗位,两年后又死了,他儿子孙子们为了汗位打得不可开交。这时候拔都(金帐汗国的老大)支持蒙哥,派兄弟带兵给他撑腰。可有两个坎儿过不去:一是成吉思汗的遗诏,二是窝阔台的遗命。这时候忽必烈站出来了,说:“蒙哥是我哥,算窝阔台的养子,这不就符合成吉思汗的规矩了?贵由抢了失烈位的汗位,蒙哥是从贵由那儿接的班,也不违背窝阔台的遗命。”这说法一出来,理论问题全解决了。他还带着军队扫清了蒙哥继位的障碍,蒙哥上台后,立马派他去打大理,又让他总管漠南,这基础打得可够牢的。
三、在漠南攒足了人气。
忽必烈管漠南那会儿,特别会来事儿,拉拢了一堆汉人知识分子,还让他们去南宋那边宣传,把他塑造成一个贤明君主。这么一来,南宋那边只知道忽必烈,不知道蒙哥;忽必烈也成了个仁慈的老板,收获了一大波粉丝。这人气,可不是白攒的。
所以说,这几点就是忽必烈成功的底牌。后来蒙哥挂了,他拉拢三弟旭烈兀,跟四弟阿里不哥干仗,最后赢了,也就不奇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