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体在蒙古国的成吉思汗-为何会在鄂尔多斯举行他的葬礼? (蒙古人葬法)
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吉思汗的遗体在蒙古国,为何其祭典却在鄂尔多斯?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,和大家一起分享,成吉思汗死于1226年,即蒙古大军灭亡西夏的前夕,关于他的死因,有四种说法流传的最...
成吉思汗的遗体在蒙古国,可为啥祭典却在鄂尔多斯?这事儿挺有意思的,今天就唠唠。
关于他的死因,说法可不少,流传最广的有四种。第一种是落马发烧死的;第二种被雷劈了(这听着有点玄乎);第三种指挥攻城时被西夏军的毒箭射中;第四种最离谱,说被俘虏的西夏王妃在侍寝时给弄死了。不过这些野史嘛,当个乐子听听就行,真要深究,估计是多种原因凑一块儿了。
成吉思汗虽然是结束草原纷争的狠角色,但刚起家那会儿势力也不咋地,为了激励士气,带头冲锋是常事,防护再好也难免挂彩。史料里就提过一次,他冲锋时被射成重伤,差点没救过来。后来统一了草原,转头又得对付金朝和花剌子模这两个大家伙,哪有时间养伤?再加上他本身就爱喝酒、喜欢美女,身体一天不如一天。1225年,长子术赤——就是那个血统一直有争议的猛将——48岁就没了,这对他打击可不小。这时候他刚回草原,就开始打西夏,正好赶上盛夏,天又热,旧伤加上心病,身体就撑不住了,病倒了。
《多桑蒙古史》里说,成吉思汗死后,部下灭完西夏,就把他的灵柩运回了蒙古草原的克鲁伦河畔,那儿是他的发家地,有他搞的四大斡耳朵(就是政治中心),还在那儿办了隆重的葬礼。《元史》记载,帝王驾崩基本都是秘密下葬,地上不会修大陵园。这下麻烦了,史学界头疼了好久:成吉思汗到底埋哪儿了?
清末民初那帮学者结合文献和实地考察,猜了个大概:应该在今蒙古国克鲁伦河西边、土拉河东边、肯特山南边。还有人说得更具体,在北京子午线以西,北纬47°54′到19°3′之间。这范围还是太大,找起来跟大海捞针似的。不过成吉思汗的后裔倒不纠结,他们虽然找不到陵寝,但修了个祭祀的衣冠冢,就是蒙古人眼里的圣地——八白室。
有段史料说:“因不能请出金身,遂造长陵共仰庇护。于彼处建白屋八间,在阿勒台山阴,哈岱山阳之鄂特克地方建立陵寝。”阿勒台山就是今天的阿尔泰山,哈岱山就是肯特山,鄂特克在蒙古语里是“高原”的意思。
熟悉蒙古史的读者可能要问了:八白室不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吗?咋不在蒙古国了?确实,早期的八白室是在蒙古国,但元朝一完蛋,北元对草原控制不住了,情况就变了。特别是瓦剌的丞相马哈木、脱欢、也先他们几个掌权后,黄金家族的后裔朝不保夕,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,根本保护不了八白室。《蒙古源流》里就记载过瓦剌首领脱欢骑着战马绕着八白室冲撞劈砍,还骂成吉思汗的事儿。所以专门守八白室的鄂尔多斯部只能离开老家,到处流浪。
要说八白室不流浪了,得等黄金家族又出个猛人,就是“小王子”达延汗。史料说达延汗当大汗时才七岁,那时候蒙古草原还是蒙古和瓦剌东西对峙,瓦剌实力强点。但他有个33岁的老婆,满都海彻辰福晋,特别能打,辅佐他很快扭转了局面。瓦剌人打不过,一路退到杭爱山西边。接着他又兼并了土默特部和兀良哈人,重新统一了草原。之后为了稳住草原,他废了各部的异姓酋长,把自己的儿子们安插到各部。所以后来达延汗死了,蒙古各部又打起来,但作为黄金家族圣地的八白室再没受影响,一直待在河套地区。
清朝入关后,为了管好蒙古各部,清帝学满洲八旗,把鄂尔多斯部分成六个旗,组成了伊克昭盟。按规定,这六个旗的头头每年要在八白室旁边的王爱召会盟。但因为每年还要祭奠成吉思汗,当伊克昭盟盟长的额璘臣嫌八白室离自己牧地太远,就把它迁到了自己身边,就是现在的伊金霍洛旗。1937年抗战爆发,日本人打进河套,怕他们拿八白室要挟内蒙百姓,国民政府把它转移到了甘肃榆中的兴隆山,后来又搬到湟中县的塔尔寺。直到1954年,颠沛流离的八白室才终于回了伊金霍洛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