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古代的科举制度难度有多大-想考中进士有多难 (古代的科举制度)

对科举考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,都说现如今的高考是过独木桥,所有的学校都抓紧一切时间让学生们学习,考上一个好学校,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,然而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古时候人...

admin

说到科举考试,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古代的高考,但你要是穿越回去考,估计连海选都过不去。现在高考都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古代那才叫真正的“独木桥”,而且桥窄得只能走一个人,还得是万里挑一的。

中国科举考了几百年,整个下来就出了两万四千多个进士。你想想,这要是放现在,相当于考个清华北大得难上几百万倍吧?现在一个省都能出几千个大学生,古代几百年才出这么点进士,简直了。

古代的科举制度难度有多大-想考中进士有多难 (古代的科举制度)(图1)

古代考科举,得一级一级往上爬,差不多是四关:秀才、举人、贡士、进士。哪像现在还有毕业证一说,那时候考中秀才算有了功名,没考中就一直叫“童生”,哪怕你七老八十了。所以经常能看到爷爷带着孙子,俩人一块儿提着考篮进考场,都是“童生”,谁也别笑话谁。

想当秀才?先过三关:县里考,府里考,最后到省里学政那儿再考。三场全过了,才算勉强拿到“秀才”的入场券。秀才考举人更难,三十个里面能中一个,录取率就3.3%。你要是考中了举人,那在老家可了不得,直接被叫“老爷”,能当官了。一般地方上学历最高的就是举人了,连秀才娘子都得被人高看一眼——秀才见官都不用下跪,作个揖就行,毕竟有功名嘛。

古代的科举制度难度有多大-想考中进士有多难 (古代的科举制度)(图1)

举人往上考贡士,二十个里中一个,5%的录取率。考上了贡士,就能去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,这时候基本稳了,都能当进士。不过进士也分三六九等:一甲就三个人,状元、榜眼、探花;二甲一百来个,三甲二三百个,相当于“进士”里的重点班和普通班。

还有个更牛的叫“连中三元”,就是乡试第一(解元)、会试第一(会元)、殿试第一(状元),三场都是第一。唐伯虎就是解元。但你要知道,科举一千多年,能连中三元的也就十来个,一个朝代几百年也就出那么一两个,比中彩票还难。

古代的科举制度难度有多大-想考中进士有多难 (古代的科举制度)(图1)

考试内容也坑,明清搞八股文,只能从四书五经里出题。四书五经字儿少,意思深,比如《春秋》几百年历史就一万多字。考了几百年,好题目都出完了,就开始搞“截搭题”——把两句话的后半句和前半句拼一块儿,没标点,让你猜这俩句咋连,还得解释为啥这么连。这哪是考试,简直是智力大闯关,能考中的,脑子绝对不是一般人。

清代快三百年,就出了两万四千个进士。进士也不是年年考,三年一次,皇上高兴了还能多开个“恩科”。算下来平均一年也就八十多个。现在清华北大一年招多少人?所以你说那时候考进士,比现在考清北难多少倍?


上一篇: 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哪些?古代科举的分级又是怎样的? (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什么) 下一篇:隋炀帝为何不是一个昏庸的暴君-修订了法律以及创建科举制 (隋炀帝为何不从江都打回长安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