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揭秘驴在宋朝的地位有多高-驴在宋朝有多重要 (宋朝驴子)

在我们的印象中,古代历史上那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冷兵器战争中,战马是决定战争胜利的重要砝码,一般来说,拥有一支强大机动的骑兵队伍,是每一支军队所期望的,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,但在我国的历史...

admin

古代打仗,冷兵器时代,战马这玩意儿简直太重要了,谁家骑兵强,谁就占了大便宜。但历史上偏偏有个朝代,缺马缺到抓狂,愣是把驴给捧成了“顶流”,这就是赵匡胤建的大宋。

赵匡胤这人,出身军人家庭,年轻时一身好武艺,按现在话说就是“武力值爆表”。《宋史》里说他“漫游无所遇,舍襄阳僧寺”,说白了就是年轻时候没方向,到处瞎晃荡。走到襄阳时,没钱住店,只能缩在庙里凑合一晚。庙里有个百来岁的老和尚,俩人聊了一宿,老和尚拍着他肩膀说:“小子,往北走,有你的功名!”第二天走的时候,不仅给了他钱,还把寺里唯一一头毛驴塞给了他当脚力。

后来赵匡胤骑着这头驴投奔了后汉枢密使郭威,嘿,还真时来运转,一路打怪升级,最后“黄袍加身”当了皇帝。所以说,大宋还没开国呢,赵匡胤就跟驴结下“革命友谊”了。

那老和尚为啥偏送驴不送马呢?其实啊,宋朝统一中原后,大西北那块养马的宝地——燕云十六州、河西走廊全丢了,没草原,哪来的好战马?农耕地区养马成本又高,导致北宋军队常年缺马,禁军主力都是步兵,所谓的骑兵十有三四是“无马骑兵”。反观北边的游牧民族,一人两三匹马轮着骑,打仗时宋朝军队打不过,也就不奇怪了。

马不够用,驴就顶上了。驴这玩意儿,体温比马低,消耗小,吃的只有马的六成,虽然个头没马高,但步子快,一天也能跑个百里。耐力还贼好,饿一天半天的都不带怕的。宋朝直接控制的德州、关中,都是产好驴的地方。
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里写,马一匹驮粮一石五,驴一头驮粮一石,三头驴的运力顶两匹马,吃的还比马少一半。太平兴国四年,宋太宗赵光义打幽州,结果被辽国大将耶律休哥在高粱河(今北京西直门一带)揍得稀烂,他自己骑着驴车一口气跑了百里,逃到涿州。好家伙,天子御驾亲征,最后变成骑驴逃命,这驴简直是赵家的“福星”啊!

驴在宋朝不光是打仗、逃命的,民间故事也少不了。比如“包公审驴”:汴京城外农民王五的驴在城外被人调包了,他没处找,直接把驴告到开封府。包公升堂,王五哭诉:“大人,我的驴放在城外,回来就变瘦驴了!”包公一拍惊堂木:“你这驴太不像话!先关起来饿三天,再审!”

揭秘驴在宋朝的地位有多高-驴在宋朝有多重要 (宋朝驴子)(图1)

三天后,包公把饿得嗷嗷叫的驴放出来,这货撒腿就跑,一群人跟着追,十几里后,直接冲进了偷驴的人家,人赃并获。

打仗时驴运粮,紧急情况下还能当军粮。宋仁宗时一次征调五万头驴往前线送粮,不够了就杀驴吃。民间也流行吃驴肉,翰林学士宋祁在洛阳做客,吃着吃着上头,把自己来时代步的驴都杀了吃,最后只能再租一头驴回去。宰相王安石变法失败后,也是骑着驴四处散心,汴京的官员们,平时上班骑驴的也不少。

所以说,宋朝这驴啊,不光是交通工具,还是救命粮、吉祥物,甚至破案神器。缺马就靠驴顶上,这大概就是宋朝人的智慧吧。


上一篇: 真相是什么-为何蒙古会做到-金国没有灭掉宋朝 (真相是什么意思) 下一篇:宋朝最奇葩的太子-因放火最后被废为庶人 (宋朝最奇葩的官职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