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样是面对金国-为何南宋却能比北宋坚持一百多年?
北宋王朝从赵匡胤建立之始,就面临了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,其中,契丹与西夏政权互为表里、狼狈为奸,宋朝廷背腹受敌,苦不堪言,等到宋徽宗在位时期,已然是内忧外患、积重难返,面对金国,为何北宋两年就灭...
北宋王朝从赵匡胤黄袍加身那天起,就老被北方游牧民族盯着。契丹和西夏总是一唱一和,让宋朝前后受敌,日子过得相当憋屈。到了宋徽宗手里,内里烂透了,外面还挨着打,这江山眼瞅着就要撑不住了。同样是面对金国,北宋咋两年就玩完了,南宋反倒硬撑了一百多年呢?咱今天就唠唠这事儿。

先说说武将这事儿。北宋那会儿,皇帝对武将防得死死的。毕竟老赵家就是靠武将政变上位的,生怕手下大将也学他搞“黄袍加身”。所以宋朝的武将,手里有兵也得被文官管着,动不动就被掣肘。南宋可不一样,那是靖康之耻后,赵构在南方临时拼起来的摊子,命都悬着呢,哪还顾得上防武将?岳飞带着岳家军,那真是打得金兵哭爹喊娘,后来还有吴玠、刘琦、孟珙这些狠人,一个比能打。论武将,北宋真比不上南宋。
再聊聊兵力。冷兵器时代,没点像样的骑兵,军力根本硬不起来。北宋虽然有钱,但骑兵一直是个短板,打不过就只能割地赔款,跟个受气包似的。南宋可不吃这套,打起来能跟金国耗十几年,兵力甚至有反超的时候。毕竟人家是被逼到绝境了,不拼命就得完蛋。

还有个要命的,就是北宋那享乐劲儿。经济一好,日子舒服了,很多人就开始享乐至上,把国家大事扔脑后。有钱的中产们只顾着自己潇洒,国家危难了,该卖国卖国,该投降投降,所以宋朝出了不少奸臣。南宋呢?赵构经历过靖康之耻,痛定思痛,知道不能再走老路。那会儿的南宋人,虽然也想过好日子,但心里憋着一口气,想着怎么把北方打回来。北宋因为不信任武将、没骑兵、还贪图享乐,两年就没了;南宋硬生生靠着这股劲儿,撑了一百五十多年!

说到底,一个王朝的存亡,不光看国库多厚,更看人心齐不齐,骨头硬不硬。北宋败就败在防内不防外,自己先把自己手脚捆住了;南宋虽然偏安一隅,但至少知道该往哪儿使劲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