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金对峙时期杰出的军事家-完颜宗弼-金太祖第四子 (宋金对峙时期经济格局的变化)
完颜宗弼,?~1148,,女真名为斡啜,又作兀术、斡出、晃斡出,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,曾多次参与灭辽、灭北宋的战争,皇统八年,1148,病逝,是宋金对峙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...
完颜宗弼,就是后来咱们常说的金兀术,女真名叫斡啜,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。这家伙可是宋金对峙时期响当当的军事家兼政治家,一辈子都在打仗,从灭辽到打北宋,再到后来跟南宋掰手腕,硬生生把金朝的版图撑了起来。1148年病死的,活了岁数不详,但战绩可一点不含糊。
作为金太祖的第四个儿子,完颜宗弼打小就跟着阿骨打闯荡,反辽的战争里,他可不是个看热闹的,早早披甲上阵了。
生在乱世,长在军营,他几个异母哥哥宗峻、宗幹、宗望、宗辅,个个都是金军里的狠角色,骁勇善战。在这些猛堆里泡大的,完颜宗弼自己慢慢也练成了将才。
天辅五年(1121年)十二月,金太祖又搞了场大的,第二次大规模反辽。这时候完颜宗弼第一次穿上铠甲,跟着他叔父完颜杲一块儿出征,算是正式上战场了。

天辅六年(1122年)正月,金军拿下辽中京(就是现在内蒙古赤峰宁城那边)。后来有一次偷袭辽天祚帝的仗,军队过青岭的时候,宗望带着宗弼带着几个人撞上了辽兵。打起来的时候,宗弼的弓箭射光了,直接抄起辽兵的枪,嗖嗖戳死8个,还活捉5个,这手底下利索劲儿,一下子就露了头角。
辽和北宋都被金灭了,赵构那家伙脚底抹油,往南跑,自己搞了个南宋。
天会六年(1128年)七月,金太宗派宗辅去追打跑到扬州的宋高宗。宗辅从河北出发,完颜宗弼当先锋,带着人马一路往南,先打下濮州(现在河南濮阳那边)、开德(也是河南濮阳)、大名这些地方。金军分几路开打,他这一路最猛。
宗弼接着打归德(现在河南商丘),在城壕上架上火炮,城里守军一看这架势,直接投降了。他一路往前推,宋军要么败要么降,根本挡不住。到了长江北岸的和州(现在安徽和县),又把郦琼带的一万多守军打得稀里哗啦。本来想从采石矶渡江,结果被宋知太平州郭伟堵了三天,过不去。于是他转头奔马家渡,又把守军打败,砍了宋统制陈淬。十一月,宗弼总算渡了江,打到江宁(南京)西边二十里,把宋将杜充的六万步兵骑兵打趴下,陈邦光直接带着江宁府投降了。
宗弼让手下将领打周边的城池,自己带着主力直奔临安(现在的杭州)。宋高宗听说临安守不住,又往明州(浙江宁波)跑。宗弼派阿里、蒲卢浑当先锋,带四千精兵追;又派讹鲁补、术列速去打越州,把宋将周汪打败了。阿里他们一路打过去,渡了曹娥江,快到明州了。宋守军顶不住,宋高宗直接上船往海上溜。宗弼紧跟着到明州,把城拿下。阿里、蒲卢浑又渡海到昌国县(浙江舟山岛),抓了明州太守赵伯谔,才知道宋高宗跑到温州去了,又追到海上。可金军刚到南方,不习惯水战,还被宋军的水师打,只好退回来。宗弼带着人回了临安。第二年二月,“搜山检海”差不多了,抢了江南一堆金银财宝,沿着运河北上走。走之前,把临安古城给烧了。
这一趟,完颜宗弼追着赵构打,不到两年时间,宋军被他揍得找不着北,战无不胜攻无不克,硬是把赵构逼得跑到海上躲着。不过“搜山检海”这事儿,战线拉太长了,实在占不住,最后只能往回撤。
完颜宗弼跟宋军打了十多年,跟韩世忠、吴玠、岳飞这些名将交手,互有输赢。有时候打得挺憋屈,但他这人挺能扛,越挫越勇,确实有大将的风范。
天会八年(1130年),宗弼从临安北撤。韩世忠带着水师在镇江的焦山、金山之间截住了他。宗弼晚上跑到金山龙王庙去摸情况,差点被韩世忠的伏兵给抓了,险得很!

接下来两军在长江上打得天昏地暗,金军被宋军揍了好几次。金军往上游走,韩世忠也沿江追,边打边追,把金军逼进了黄天荡——那是个死胡同,进不去出不来。十万大军困了四十天,急得宗弼团团转。后来他找个当地人问,连夜把老鹳河的旧河道挖了三十里,这才逃出去。逃到建康(南京),又撞上岳飞,只好又退回黄天荡,想着从这儿渡江,跟援军会合。结果又碰到韩世忠的水师,宋军船多,又赢了一阵。宗弼急了,贴出榜文招人,最后想出个招:四月二十五那天,晴天没风,用火攻烧宋军的船,这才把宋军打败,总算渡江北归了。
黄天荡这一仗,金军不熟悉地形,又不会水战,一直被压着打。宗弼能及时听当地人建议,反败为胜,但宋水师的厉害也把他吓得不轻,后来他就觉得,还是别轻易南下打宋了。
天会八年秋天,宗弼刚从江浙退兵没多久,又跟着宗辅跑去陕西打仗了。
“富平之战”里,宗弼以少胜多,把张浚、吴玠兄弟带宋军打败,占了陕西大部分地盘。天会九年冬天,他又带兵进四川,又在和尚原(陕西宝鸡西南)跟吴玠、吴璘兄弟打,结果被打得大败,损失上千人,自己也中了一箭。天会十一年冬天,宗弼突然袭击,总算把和尚原拿下来了。后来又打仙人关,半路又被吴氏兄弟打败,只好退回秦中。打不过吴氏兄弟,宗弼就琢磨智取。他知道宋高宗这人胆小,就写信给高宗,让他把吴氏兄弟调走,还许下“淮上的大军,等你们一来就退兵”的空话。高宗一看乐坏了,赶紧下令吴氏兄弟别跟宗弼打了。宗弼就这么不战而胜。
从1130年宗弼北撤被岳飞堵开始,两人就在藕塘、颍昌这些地方打来打去。郾城那一仗,宗弼的“拐子马”被岳飞的麻札长刀破了,主力被打残。朱仙镇又输给岳飞,他当时都叹气:“撼山容易,撼岳家军难!”打岳家军基本没赢过,宗弼又想到宋高宗对岳飞不放心,就使反间计。高宗果然上当,杀了岳飞,自毁长城。宗弼这才长驱直入,渡过淮河,打下泗州、濠州这些地方。皇统二年(1142年)二月,逼着南宋签了“皇统和议”,南宋向金称臣,每年还得送银子和绢。
不光会打仗,宗弼还是个有脑子的政治家。
天眷元年(1138年),宗磐、宗固先后被杀;皇统元年(1141年),宗弼升成左丞相兼侍中,还当都元帅,管着行台尚书省。虽然大权在手,但他挺支持熙宗搞改革。
金朝拿回河南、陕西后,行台尚书省从燕京搬到汴京,管原来伪齐的地盘。伪齐就是金朝以前扶植的刘豫政权。宗弼在行台把伪齐的烂政改了,听范拱的话,旧税减了三分之一,老百姓日子好过了。又让伪齐的军队解甲归田,大家都很高兴。

选官上,宗弼也有一套。他提拔了蔡松年、曹望之、许霖、张之周这些人,后来海陵王、世宗时期,这些人都是管钱的好手。这些措施搞下来,北方的经济慢慢恢复了不少。
宗弼提拔的汉官,大多是宋朝旧臣,跟金朝初年用的辽朝汉官韩企先、孟浩、田珏他们不对付。皇统元年,宗弼回京帮熙宗,让蔡松年当刑部员外郎,开始在朝廷扶植新汉官。皇统六年,韩企先死了,田珏被宗弼赶出朝廷。第二年六月,宗弼又找借口杀了田珏、奚毅好几个人,孟浩等34人被说是一伙的,发配到海上,尚书省差点空了。新汉官集团代替了旧的,熙宗改革也往前推了一步。
《金史》里评价他:“宗弼把宋高宗逼到海岛上,最后定了淮河为界的盟约。熙宗把河南、陕西还给宋人,是他把这事儿扭过来纠正了。宗翰死后,宗磐、宗隽、挞懒这些人沉迷富贵,各打小算盘,宗幹一个人也拦不住。要是没宗弼,金朝的国势就危险了。世宗说过:‘宗翰之后,就数宗弼一个人。’这话可不是吹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