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的起兵从哪里来的-偏居江南的南宋 (他们的起兵从哪里来的)
重装骑兵擅长集群冲锋,轻装骑兵擅长机动作战,这一兵种既能承担战略决战的功能,又能承担骚扰破袭的职能,堪称是冷兵器时代的大杀器,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,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,一、关于马政想要有...
重装骑兵搞集群冲锋,轻装骑兵玩机动作战,这玩意儿既能当战略决战的尖刀,又能干骚扰破袭的活儿,妥妥冷兵器时代的大杀器。
要整骑兵,首先得有战马。战马和普通马的差距,那可不是一般的大,简直就是云泥之别。就说品种,云南有滇马啊,那古代为啥没人拿滇马当骑兵,顶多用来拉拉物资?很简单嘛,成年公滇马才115厘米高,大宛马能到140厘米,这冲击力和速度能差多少,想想都知道。草原上的野马,一群一群的,基本都算良马。游牧的汉子从小马术就溜,射箭也厉害,下马是牧民,上马就是现成的骑兵。那没草原的农耕王朝,良马又从哪儿来?答案就是马政。汉武帝在河西六郡整了36个牧马场,养了近30万匹马。他还热衷引进良马,大宛马就是那时候弄进来的。唐朝更狠,高宗时期养马70万匹,从周边三十多个国家搞良马,培育出来的“唐马”又高又壮,那叫一个气派。宋朝其实一开始也不缺马,北宋真宗时期就有20万匹。养马场主要在开封一带,汉唐的养马地则在山东、淮河、关中这些地方。其实中原王朝最好的养马地是河套平原,其次是山东、关中,再差才是内地。比如河南养马监的两千匹马,能当战马的才两百匹。不过话说回来,就算内地养马条件差,偏安江南的南宋连内地都没有。那南宋到底有没有骑兵呢?
先说结论,南宋有骑兵,但少得可怜。对外吹嘘有22万铁骑,实际上,加上吃空饷的,学界估计也就5到6万。不过,和一般人想的不一样,南宋骑兵其实不弱,单看战谱还挺好。但实际战斗力嘛,得打个问号。为啥?因为骑兵太重要了,可南宋又没几匹,只要统帅脑子没坑,肯定精打细算着用。偏偏南宋不缺会打仗的将军,这么一来,南宋骑兵战例不多,但战果还能看。比如金兵打襄阳那段:“孟宗政、扈再兴以百骑邀之,杀千余人,金人遁去——《宋史·列传一百六十二·赵方传》”。不过问题又来了,南宋没地方养马,战马从哪儿搞的?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答案就一个——买的。南宋建立不是一刀切,而是有点仓促地接了北宋的摊子,所以也继承了马政。北宋的马政搞得一塌糊涂,天天有人喊马政费钱别养了,但好歹有马政这套技术,南宋最后还是接过去了。不过南宋初期的马政成果,四个字就能概括——颗粒无收。当然,非说他们一匹马都没养出来也不对,但实际情况是,是有马,可离战马差远了。这些马上了战场,光听见北方马的叫声就发抖,这种马还上啥战场?宋朝其实不缺马,云南的滇马多的是。但就算发给岳飞他们,估计也只能拉拉粮草。南宋缺的是战马,不是马。自己养马养不出名堂,宋朝只好靠茶马互市向北方买马。说是北方,具体哪呢?一般是广西、陕西、四川这三个地方。“凡战马,悉仰秦、川、广三边焉——《宋史·兵志·马政》”。一年也就一万一千九百匹,而且这些马不全是战马,大多是只能拉东西的羁縻马。其实北边的辽、金、元,都不让宋人大规模买战马,这跟今天买军火一个道理,哪个国家管这个不严?所以能买到能跟北方马对抗的战马很少。但也不是完全没有,江西蜀口那块,金元管得松,能买到一些良马,这些马又高又耐跑,叫“西马”。后来南宋政府组织人,把买来的马凑一块运到江南。唐代以后,大规模运货叫“纲”,智取生辰纲的“纲”就是这意思,这些马也就叫“纲马”。纲马怎么分,南宋朝廷抓得死死的。一般是西马优先给三司,江上各军平均分。三司就是殿前司、侍卫亲军马军司、侍卫亲军步军司。天天打仗的边军,还没待在后方禁军的装备好,宋朝的特色,不奇怪。
之前说南方养不出好马,一是没好地方,主要是没好马种。滇马这些南方马都矮小,养出来也打不了仗。现在有了能打仗的西马,花钱大规模养西马,不就能自己解决战马问题,不用看人脸色了?理论上是这样没错,这种养法叫“孳生”。宋人当然想过,南宋一建立就考虑搞孳生马监,砸重金修,结果“未见孳生之数”——一匹没养出来。孝宗时期,南宋还没死心,但最后全黄了。因为这些马监几年都养不出几匹马,还被轻蔑地叫“骡子”——这些马不光不顶用,连披甲都费劲。看来不光橘生淮南为橘,生淮北为枳,马也一样,生北方是良马,生南方就是驽马。这么一来,孳生马计划彻底破产了。李心传在《朝野杂记》里写得挺悲凉:“有余年才生三十驹而又不可用。故国之战马悉仰于川、秦、广三边马!”
再说说纲马,不光数量少,运送过程毛病还一大堆。一是运送困难,陆路全是崇山峻岭,水路是峡江急流。二是花钱太多,“上耗国用,下困州县”。三是运马的兵纪律差,“其害甚于寇贼”。但就算纲马毛病一堆,南宋也只能硬着头皮买马,纯步兵对抗骑兵,难度可想而知。其实宋朝君臣对骑兵门儿清。绍兴元年,有人拿枯桔生穗当祥瑞,宋高宗嘲讽说:“军有十万铁骑,乃可谓瑞”。某种程度上,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,不是不想争,实在是没那个能力。透过历史的烟尘,看到的曾经辉煌,不是永恒,也不是太平。

南宋缺马,缺的是战马。自己养马养不出名堂,宋朝只好靠茶马互市向北方买马。说是北方,具体哪呢?一般是广西、陕西、四川这三个地方。“凡战马,悉仰秦、川、广三边焉——《宋史·兵志·马政》”。一年也就一万一千九百匹,而且这些马不全是战马,大多是只能拉东西的羁縻马。其实北边的辽、金、元,都不让宋人大规模买战马,这跟今天买军火一个道理,哪个国家管这个不严?所以能买到能跟北方马对抗的战马很少。但也不是完全没有,江西蜀口那块,金元管得松,能买到一些良马,这些马又高又耐跑,叫“西马”。后来南宋政府组织人,把买来的马凑一块运到江南。唐代以后,大规模运货叫“纲”,智取生辰纲的“纲”就是这意思,这些马也就叫“纲马”。纲马怎么分,南宋朝廷抓得死死的。一般是西马优先给三司,江上各军平均分。三司就是殿前司、侍卫亲军马军司、侍卫亲军步军司。天天打仗的边军,还没待在后方禁军的装备好,宋朝的特色,不奇怪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