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死前在墙壁上写下了什么-岳飞为什么会被狱卒哄骗 (在她临终前,她拉着他的手)
对岳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,一提起南宋民族英雄岳飞,世人都赫赫称赞,他的精忠报国的精神感染着大家,然而,他的结局又是悲催的,他在抗击金兵中节节胜利时,却被紧急召回朝,...
最近老刷到岳飞的事,突然想聊聊这位南宋名将。大家伙儿提起岳飞,那都是竖大拇指的,“精忠报国”四个字谁不知道?可他这人生啊,前半段是高光,后半段憋屈得让人直跺脚。
先说说“精忠报国”这事儿。其实最早刻在岳飞后背的,据说是“尽忠报国”。《岳飞传》里写了,何审问他的时候,他直接撕开衣服,背上“尽忠报国”四个字,深得都嵌进肉里了。所以咱们现在常说的“精忠报国”,可能是后来传着传着改了,但意思都一样——就是要豁出命去保家卫国。
岳飞这人,打仗是真不含糊。靖康年间,金兵南下,他带着三百多骑兵出去侦察,结果撞上几千金兵。一般人早跑了,他倒好,一马当先,直接把敌将砍了,带着人就把金兵给打跑了。这胆子,这本事,不服不行。
后来金兵把汴京城给破了,抓了皇室北去,这就是“靖康之变”,听着都让人牙痒。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南宋,可这位皇帝心思就不在打仗上,天天想着“议和”。老将宗泽急得直跳脚,上书抗金,结果全被驳回,最后活活气死了。

宗泽一死,抗金的担子就压到了岳飞身上。这人有意思,不光打仗厉害,故事也多。
比如1136年,岳飞在襄阳准备北伐呢,突然接到老妈去世的消息。忠孝两难全啊,他硬是咬着牙,把悲痛压下去,继续带兵打仗。结果还真行,接连打了几个胜仗,收了不少失地。
还有一次,他打仗吃了亏,他老婆不放心,派了个将领去接应。结果岳飞平安回来了,一看这将领就火了:“让你守着城寨哪都不准去,谁让你私自出兵的?”那将领赶紧说:“是夫人让我去的。”岳飞听了虽然挺感动,但军令如山,还是含着泪把将领给斩了。这叫啥?这叫“挥泪斩恩人”,军规就是军规,没得商量。
可就在岳飞在前线打得风生水起,眼看就要把金兵赶跑的时候,朝里出了个秦桧。这货跟岳飞不对付,天天在皇帝赵构面前说坏话。赵构本来就忌惮岳飞手兵权大,一听秦桧挑拨,直接动手了。

1141年,岳飞突然接到十二道金字牌,让他立刻班师。这玩意儿就是皇帝的加急命令,必须得听。岳飞当时心里啥滋味?十年心血啊,就这么功亏一篑,就憋出八个字:“十年之力,废于一旦!”
回到临安(就是现在的杭州),秦桧直接给他安排了个“豪华单间”——大牢。罪名?莫须有。啥叫莫须有?就是“也许有”的意思。后来韩世忠都看不下去了,问秦桧:“岳飞到底犯了啥罪?”秦桧冷冰冰地说:“其事体莫须有吧?”这理由,简直侮辱智商。
秦桧还各种酷刑逼供,可岳飞骨头硬啊,死不认罪。后来有个狱卒,一开始对岳飞挺好,敬佩他是忠臣。可突然有天,态度大变,对岳飞爱答不理的。岳飞就问他为啥,那狱卒直接摊牌了:“我以前觉得你是忠义之士,所以对你挺好。现在看来,你根本不是啥忠臣,是逆臣!”
岳飞懵了:“我咋成逆臣了?”狱卒说:“皇帝疑心你,你就算活着出去,迟早也得反。既然早晚要反,还算啥忠臣?”这话一说,岳飞彻底凉了。之前还抱着一丝幻想,连个狱卒都知道皇帝想杀他,他居然还做梦。最后,他长叹一口气,签字画押了。

1142年,39岁的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。临死前,他在墙上写了八个字:“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!”估计是想说,老天爷看着呢,我冤!
后来有人说,那狱卒是秦桧派去的,专门骗岳飞签字。岳飞到死才明白,自己政治上有多“嫩”。想想都憋屈,一辈子为国打仗,最后死在“莫须有”的罪名上。
岳飞有五个儿子。老大岳云,跟着他一起被害了。剩下的几个,老二岳雷、老三岳霖被流放岭南,后来平反了,都当了大官。老四岳震、老五岳霆改了姓隐居,冤案昭雪后也出来做官,把岳家继续发扬下去了。除了老大,其他四个总算没让他绝后,也算是一点儿安慰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