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联肃反运动实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-原因是什么 (苏联肃反运动死了多少将领)
三十年代初期,斯大林战胜反对派之后,已掌握大权,踌躇满志,作为党的总书记加强党的机器的作用,通过伏罗希洛夫指挥红军,通过雅哥达指挥安全机构,并通过宣传机器把任何功绩都与斯大林联系起来,于是,布尔什维克...
三十年代初,斯大林把反对派都收拾得差不多了,大权稳稳握在手里,那叫一个踌躇满志。党的机器他抓得死死的,红军让伏罗希洛夫指挥,安全机构交给雅哥达,宣传机器更不用说,但凡有点成绩,都得说是斯大林的功劳。慢慢的,党内和国内都快把他供成神了,好像啥好事儿都是他一个人干的,毕竟他是党和国家的“象征”嘛。
1929年底,斯大林五十岁,庆祝活动办得那叫一个隆重。报纸上全是吹捧他的,什么“伟大领袖”“天才导师”都来了。有意思的是,之前被他干趴下的反对派,比如季诺维也夫、加米涅夫、布哈林这些人,一个个都跳出来写文章,一边认错一边使劲夸斯大林同志多正确,简直成了大合唱里的高音部。
不过啊,暗地里也有另一股劲儿。斯大林越来越喜欢用他自己提拔的年轻干部,那些老布尔什维克可没年轻人对他那么热乎、那么忠心。慢慢的,他对老一辈的轻蔑就变成了恨,觉得必须把那些不同意他政策的人都扫进历史垃圾堆,这些人挡了他搞伟大社会主义事业的道儿。
还有,苏共十七大的时候,中央书记们好像搞了个秘密小圈子,据传大会刚开始那会儿,一批党的工作者找基洛夫聊过,说不行就换掉斯大林。后来参加聊天的人后来都被肃反干掉了,估计斯大林早就通过暗道知道了这事儿。对斯大林来说,1934年可是个坎儿,跟之前斗反对派一样,这回他要把新一批敌人给灭了——虽然这些人之前帮着他斗过反对派,但现在他觉着这些人碍事儿了。他懂政治,知道历史这玩意儿不等人,你要是不先下手,对手就得拿这机会把你干倒。
首先吧,俄国历史上沙皇专制一直熬到二十世纪初,老百姓几百年都在专制和恐怖里泡着,“民主”这俩字儿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,这种惨状让人根本不知道民主是啥,更别提追求了。
株连这事儿太常见了,就比如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抓了杀了,他媳妇儿、俩兄弟也跟着完蛋,老妈和三个姐妹被关集中营,老妈和一个妹妹死在里面。夫妻一起被杀的例子数都数不清。那时候株连还合法呢,1934年那部《关于反革命与叛国罪》的法令规定,军人要是跑了,家里人一块儿担责;就算只是想想叛国,知道了不举报,照样严惩。还有更离谱的,一个老裁缝剪衣服样儿,不小心用报纸剪破了斯大林的照片,让人看见了,立马报告警察,老太太就被扭送集中营了。告密的也不少,像乌克兰共产党中央书记波斯蒂舍夫,就因为一个跟他不对付的女人瞎告密,加上政治原因,就被杀了。
再说说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,压根儿没经验可抄。列宁以前说过,领袖得是一个集体,一群人,不是一个人。可实际呢?斯大林根本不听那一套,把自己摆在集体上面,啥事儿都他一个人说了算,党内别人连个响儿都发不出来。整个大肃反期间,敢走到斯大林面前说说自己看法的,就一个——他年轻时候的朋友阿韦尔·叶努基泽。结果呢?说完没多久就被处决了。
法制这玩意儿更是形同虚设。大清洗时候的总检察长维辛斯基,1937年开会的时候公开说:“大家记住斯大林同志的话,社会生活里,人这辈子总有那么些时刻,法律过时了,得扔一边去。”他还从学术上瞎掰,说反国家罪行里,被告的口供最重要,决定一切。更离谱的是1935年4月7日的法令,直接把死刑年龄降到12岁,这叫什么事儿啊。
那时候国际形势也乱糟糟的,尤其是纳粹上台,苏联明显觉得有人要颠覆它,纳粹到处培植“第五纵队”,苏联里头也混进不少敌对分子,斯大林能不紧张吗?
当然,斯大林自己那性格也脱不了干系,独断、多疑、冷酷,谁敢跟他对着干?
他搞肃反,说白了也是为了借机把政敌都干掉,自己的权力才能坐得稳当。
这么一搞,苏联党、政、军的好多骨干都没了,太可惜了。
经济体制也变得更死板,一点活气儿都没有。
最重要的是,社会主义本来有机会自我完善一下,结果这么一闹,机会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