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趣闻 > 正文

这首诗该如何赏析-邯郸少年行-唐代诗人高适所写 (这首诗该如何读)

邯郸少年行,唐代,高适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,邯郸城南游侠子,自矜生长邯郸里,千场纵博家仍富,几度报仇身不死,宅中歌笑日纷纷,门外车马常如云,未知肝胆向谁是,今人却忆平原...

admin

邯郸少年行【唐代】高适

邯郸城南游侠子,自矜生长邯郸里。

千场纵博家仍富,几度报仇身不死。

宅中歌笑日纷纷,门外车马常如云,

未知肝胆向谁是,今人却忆平原君。

君不见即今交态薄,黄金用尽还疏索。

以兹感叹辞旧游,更于时事无所求。

且与少年饮美酒,往来射猎西山头。

这首诗该如何赏析-邯郸少年行-唐代诗人高适所写 (这首诗该如何读)(图1)

邯郸啊,战国时候赵国的都城,就是现在的河北邯郸市。《少年行》是乐府的老题目,属于杂曲歌辞这一类。

开头这几句,把“游侠子”那豪放的生活写得特别带劲,感觉像铜丸在板上滚,风驰电掣的。“未知肝胆向谁是,今人却忆平原君”,这感觉一下子就转了,开始写这“邯郸少年”心里到底想啥。他们觉得光这么浪荡着过日子,其实根本不爽,心里头盼着能凭着一身侠肝义胆,给国家干点大事,施展抱负呢。结果呢?这好好的愿望,现实社会根本不买账,反而还排挤打压。这不就让他忍不住想起古代的平原君了吗?平原君多好啊,真心对待门客,让他们能发挥本事,给国家排忧解难。这两句啊,全是诗人心里知音难找的惆怅,想干大事干不成的那股子憋屈,还有对现实的吐槽,对历史的琢磨!感情也从之前的飞快转沉了,诗歌一下子有了顿挫感。

前半部分诗人借“游侠子”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沉沦不遇的感慨,后半部分就直接掏心窝子说了。“君不见即今交态薄,黄金用尽还疏索”——你看现在这人情世故,多薄啊!全看黄金多少,钱花完了,关系自然就淡了。诗人心里感慨太深了,对这世态炎凉看得太透,所以对过去的朋友、现在的事儿都烦透了,干脆说“啥也不求了”!最后两句“且与少年饮美酒,往来射猎西山头”,听着好像挺洒脱,其实是反话里藏着那股子不甘心!喝美酒、打猎去,表面上是放下了,其实那股子睥睨世俗、等着时机再来的劲儿,还有他那刚直的脾气,都藏在“且”字里了。这么结尾,就像突然冒出来的奇峰,让人回味无穷。赵熙说这叫“大力收束,何其健举”,真没错!

高适在这首诗里,其实把自己也当成“邯郸少年”(诗里的“游侠子”)了。借着写他们那种放荡不羁的生活,还有世态炎凉的遭遇,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。这首诗写得特别豪迈,“气骨”十足,正好体现高适“以气取篇”的特点。新唐书说他“以气质自高”,这气质啊,就是他感情特别激越。这首诗借“邯郸少年”抒发感情,既有豪气冲天的雄壮,又有直接喊出来的激愤;既有低声叹气的感慨,又有假装洒脱的结尾。这种雄壮和低沉、炽热和深沉搅在一起,把“邯郸少年”心里那些追求和失望、快乐和痛苦写透了,也把世态的“浮薄”给揭出来了。一般来说七言诗难写雄壮,但高适的七言写得特别有劲儿,这就是“气质自高”的厉害。

和这种起伏的感情对应,这首诗的句式有整有散,主要用散的,韵脚平仄换着来,变化多。开头两句散,接着两句整,又回到散;开头四句用仄声韵,中间四句平声,“君不见”两句句句押仄韵,末尾两句又回平声。这么一来,感情起伏和形式变化合拍,既有整齐的美,又有飞动的妙,节奏音调都好听。文情和声情扣得紧紧的,这些特点,后来影响了不少长篇七言古诗的发展。

这首诗该如何赏析-邯郸少年行-唐代诗人高适所写 (这首诗该如何读)(图1)


上一篇: 别韦参军-这首诗该如何赏析-唐代诗人高适所写 (别韦参军中韦参军是谁) 下一篇:唐代诗人高适所写-这首诗该如何赏析-送杨山人归嵩阳 (唐代诗人高适简介)
  • 历史趣闻
  • 收藏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