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历史上对战匈奴最厉害的7位将军-你认识几位 (对历史有影响的历史人物)
在我国历史中,北方的游牧民族,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,由于其特有的生活环境,游牧民族往往兵强马壮,极其善战,面对游牧民族的强大,很多帝王都选择,和亲,等手段进行谈和,比如著名的,昭君出塞,,就是为了与,...
北方的游牧民族,在咱们历史上可是个头疼的存在。人家靠着放牧骑马,从小在马背上长大,个个都能征善战,兵强马壮。朝廷有时候对付不了,就只能靠和亲,比如昭君出塞,不就是给匈奴人送去个媳妇儿求和嘛。
但咱汉人从不缺能人猛将,历史上就真有这么七位将军,把匈奴人揍得见了就怕,闻风丧胆。

第一位,得说说秦始皇手下的蒙恬。这家伙被称作“中华第一勇士”,他爷爷、爸爸都是打仗的好手,生在武将世家,从小就耳濡目染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就派他去北方修长城,打匈奴。
《过秦论》里写他守北方的时候,把匈奴人赶跑了七百多里,搞得“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”!这战绩,绝了!
第二位,是人称“飞将军”的李广。
说来可叹!大汉朝刚建立那会儿,刘邦打匈奴差点把命搭进去,之后汉朝好些年都挺怵匈奴,老想着和谈。李广这时候站出来了,算是大汉对抗匈奴的急先锋。
李广家祖祖辈辈都爱练武,他也不例外。有回他打猎,看见草丛里卧着个“大老虎”,赶紧拉弓就射,等大伙儿跑过去一看,哪儿是什么老虎,明明是块石头!可那箭居然“嗖”地一下射进石头里了,这力气,神了!
匈奴人对李广那是真怕,连“飞将军”这个外号,都是他们叫开的,得多怵他啊!
第三位,卫青。这名字谁不知道啊?千年下来,夸他的人太多了。有人说“不是汉武帝成就了卫青,是卫青成就了汉武帝”,这话真不夸张。他带兵那会儿,河朔、河套一块块地打回来,匈奴人被打得节节败退,汉朝这才算真正在匈奴面前挺直了腰杆!
第四位,霍去病。卫青能打,霍去病功不可没。虽然是卫青的外甥,但打仗的本事一点也不输给舅舅。史书里说他“善骑射,用兵灵活,不拘古法,勇猛果断”。匈奴人怕卫青,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霍去病——这俩人凑一块,匈奴人能不慌吗?
第五位,汉元帝时的陈汤。这人当时争议可大了,有人夸他有功,有人骂他乱来。为啥?因为他干了一件大事:没等朝廷批准,就带着兵去打匈奴,杀了郅支单于和几个匈奴大头领,还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满世界游行!匈奴人对他那是又恨又怕,恨不得啃了他的骨头!
他最出名的,还是那句霸气侧漏的话:“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!”后来这电影《战狼》里也用了,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,这才是咱汉人的气魄!
第六位,窦宪。这人名气可能不如前面几位大,但打仗是真不含糊。他带兵打匈奴,一场仗就砍了一万多匈奴兵,抢了无数东西,吓得匈奴人投降的,前后加起来有二十多万!更绝的是,他后来又打匈奴,把匈奴单于吓得往北跑,这一跑,直接引发了民族大迁徙,连远在欧洲的罗马帝国都跟着遭了殃!啧啧,这波操作,真是够劲儿!
第七位,班超。这家伙出身书香门第,本来是写文章的,但军事才能一点不差。早年听说匈奴老骚扰边境,他一拍大腿:“大丈夫就该去塞外立功,保家卫国,老窝在书房里写啥文章!”直接扔了笔去当兵。这一扔,历史上就多了个让匈奴头疼的名将。
他在西域待了几十年,收复了五十多个小国家,把匈奴等游牧民族打得服服帖帖,不敢乱来。汉武帝当年都没完全做到的事,他给实现了——“断匈奴之臂,张中国之掖”,这才是真本事!